通信电源企业的市场预测方法
中文摘要 | 第1-17页 |
英文摘要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市场预测的特征、分类、意义 | 第18-27页 |
第一节 市场预测的特征 | 第18-19页 |
一、 市场预测理论的适用性 | 第18页 |
二、 市场预测是研究市场不确定性 | 第18页 |
三、 市场预测必须依赖历史信息 | 第18-19页 |
四、 市场预测是存在误差的 | 第19页 |
第二节 市场预测的分类 | 第19-22页 |
一、 按预测的时间长短分类 | 第19-20页 |
二、 按预测的范围分类 | 第20-21页 |
三、 按预测的性质分类 | 第21页 |
四、 按预测有无附加条件分类 | 第21-22页 |
五、 按预测的内容分类 | 第22页 |
第三节 市场预测的意义 | 第22-27页 |
一、 从微观方面来看 | 第23-25页 |
二、 从宏观方面看 | 第25-27页 |
第二章 通信电源行业的市场介绍 | 第27-35页 |
第一节 国际与国内通信行业形势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当前国内的通信电源企业 | 第29-31页 |
一、 大而全的企业 | 第30页 |
二、 源于部委的企业 | 第30页 |
三、 抓住市场机遇的企业 | 第30页 |
四、 中外合资企业 | 第30页 |
五、 中小企业 | 第30-31页 |
六、 个体企业 | 第31页 |
第三节 近年来电信运营商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 | 第31-32页 |
第四节 通信电源市场规模的变化 | 第32-33页 |
第五节 未来的通信电源市场格局 | 第33-35页 |
一、 未来通信电源市场的利好因素 | 第33页 |
二、 同业竞争的态势 | 第33-35页 |
第三章 通信电源供应商的市场预测方法 | 第35-48页 |
第一节 预测背景 | 第35页 |
第二节 现行市场预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36页 |
第三节 产生问题的原因 | 第36页 |
第四节 市场预测与公司其他工作的关系 | 第36-38页 |
一、 市场预测与财务的关系 | 第37页 |
二、 市场预测与生产的关系 | 第37页 |
三、 市场预测与研发中心的关系 | 第37页 |
四、 市场预测与人力资源部的关系 | 第37-38页 |
五、 市场预测与营销中心的关系 | 第38页 |
第五节 解决方案 | 第38-39页 |
一、 具体预测的四个基本步骤 | 第38-39页 |
二、 预测基本步骤的图示 | 第39页 |
第六节 实施步骤 | 第39-46页 |
一、 预测的主要指标 | 第39-40页 |
二、 预测中的动态因素 | 第40页 |
三、 宏观预测的考虑因素 | 第40-41页 |
四、 微观预测的考虑因素 | 第41页 |
五、 预测指标的对接原则 | 第41-42页 |
六、 了解宏观预测因素的途径 | 第42页 |
七、 了解微观预测因素的途径 | 第42-44页 |
八、 预测结果的时空分析 | 第44-46页 |
(一) 定量分析 | 第44-45页 |
(二) 定性分析 | 第45-46页 |
第七节 补充 | 第46-48页 |
一、 如何认识预测的客观性 | 第46-47页 |
二、 年度预测与季度预测的关系 | 第47页 |
三、 年度预测指标的修正 | 第47页 |
四、 信息的收集与共享 | 第47页 |
五、 国际市场预测的意识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关于市场预测的基本框架 | 第48-60页 |
第一节 企业所处环境的特点 | 第48-49页 |
一、 复杂性 | 第48页 |
二、 动态性 | 第48-49页 |
三、 差异性 | 第49页 |
四、 可预测性 | 第49页 |
五、 不可控性 | 第49页 |
第二节 外部环境 | 第49-55页 |
一、 政策面利好 | 第49-50页 |
二、 改革到位促发展 | 第50页 |
三、 国外竞争者 | 第50-51页 |
四、 国内竞争者 | 第51-52页 |
五、 主要客户群 | 第52页 |
六、 产品的用户趋向 | 第52-53页 |
七、 技术变化和趋势 | 第53-54页 |
八、 竞争格局与走向 | 第54-55页 |
第三节 内部环境 | 第55-60页 |
一、 转换观念 | 第56页 |
二、 管理的需要 | 第56页 |
三、 竞争中发展 | 第56-57页 |
四、 减少失误 | 第57页 |
五、 以市场为轴心 | 第57-58页 |
六、 相关支持 | 第58页 |
七、 经营的需要 | 第58-59页 |
八、 国际化视野 | 第59页 |
九、 信息共享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