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机器辅助技术论文

图形交互式数控编程软件的开发与研究

摘要第1-6页
符号说明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一、 CAD/CAM系统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第11-14页
  1 CAD/CAM系统发展大至经历的阶段第11页
  2 CAD/CAM系统的发展趋势第11-12页
  3 国内外应用广泛的两个系统简介第12-14页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页
 三、 RedStar系统功能第14-16页
  1 系统功能参考规范第14页
  2 CAD/CAM集成数控编程系统的功能要求第14-15页
  3 系统总体构架第15页
  4 本论文的任务第15-16页
 四、 运行环境和开发工具第16页
 五、 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第16-17页
  1 开发语言的选择第16页
  2 数学描述问题第16-17页
  3 三维场景搭建第17页
  4 自由曲线、曲面设计与修型第17页
 六、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图形交互式界面与绘图属性第18-25页
 一、 交互式界面第18-21页
  1 整体界面第18页
  2 窗口、图符和反馈信息第18-19页
  3 交互技术第19-20页
  4 文本任务实现第20-21页
 二、 绘图属性第21-25页
  1 分层绘图第22页
  2 图形的颜色设置第22-23页
  3 线型线宽设置第23-25页
第三章 图形编辑第25-37页
 一、 图元拾取第25-28页
  1 单个图元拾取第25-26页
  2 多个图元拾取第26页
  3 三维图元拾取第26-28页
 二、 图形移动与复制第28-30页
  1 复制与移动的数学描述第28-29页
  2 复制与移动的数据操作第29-30页
 三、 图形修整第30页
 四、 图形等分第30-33页
  1 线段等分第30-32页
  2 圆弧等分第32页
  3 线段、圆弧等分的数据操作第32页
  4 使用NURBS技术对等分操作的实现第32-33页
 五、 图形旋转变换第33-35页
 六、 图形比例变换第35-37页
  1 比例变换的数学描述第35-36页
  2 比例变换的数据操作第36-37页
第四章 视图功能第37-51页
 一、 二维视图功能第37-45页
  1 二维视图观察原理第37-42页
  2 视图观察举例第42页
  3 局部观察的VC++实现第42-45页
 二、 三维视图功能第45-51页
  1 三维视图观察原理第45-46页
  2 视图变换与模型变换第46-48页
  3 投影第48-49页
  4 视区变换第49-51页
第五章 自由曲线与曲面第51-71页
 一、 曲线与曲面基本理论第51-54页
  1 曲线论第51-53页
  2 曲面论第53-54页
 二、 几何连续性问题第54-56页
  1 几何连续性的由来第54-55页
  2 参数曲线的几何连续性定义第55-56页
  3 参数曲面的几何连续性定义第56页
 三、 贝塞尔曲线曲面第56-58页
  1 贝塞尔曲线方程第56页
  2 贝塞尔曲线的性质第56-57页
  3 贝塞尔曲面方程及其性质第57-58页
 四、 B样条曲线曲面第58-63页
  1 B样条曲线方程第58-59页
  2 B样条曲线按节点矢量分类第59-60页
  3 二次均匀B样条曲线第60页
  4 三次均匀B样条曲线第60页
  5 实现B样条曲线造型的方法第60-63页
 五、 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曲面第63-71页
  1 NURBS曲线方程及性质第63-65页
  2 NURBS曲面方程及性质第65-67页
  3 设计NURBS曲线、曲面的数据结构第67-69页
  4 NURBS曲线、曲面模块设计举例第69-71页
第六章 建立统一数学描述第71-84页
 一、 概述第71-72页
  1 直线的绘制第71-72页
  2 椭圆弧的绘制第72页
  3 矩形绘制第72页
 二、 各种圆弧的二次NURBS表示第72-77页
  1 对圆弧NURBS表示的要求第73页
  2 各种圆心角圆弧的二次NURBS表示第73-77页
 三、 基于NURBS方法的系统数据结构第77-84页
  1 统一的曲线描述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第77-78页
  2 统一数据结构第78-84页
第七章 部分CAM功能实现第84-92页
 一、 加工单元数据结构第84-86页
 二、 刀具轨迹生成第86-92页
  1 与刀具轨迹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第86-87页
  2 孔的加工刀具轨迹生成第87页
  3 二维外形轮廓加工刀具轨迹生成第87-90页
  4 二维型腔刀具轨迹生成第90-92页
第八章 论文工作总结与展望第92-94页
 一、 工作总结第92-93页
 二、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7页
附录第97-100页
致谢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码率音频编码研究
下一篇:王蒙山水画艺术风格嬗变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