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概述 | 第10页 |
·嵌入式系统中实现TCP/IP协议栈的意义 | 第10-11页 |
·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第2章 TCP/IP协议栈实现的方案选择 | 第13-19页 |
·引言 | 第13页 |
·嵌入式系统中实现TCP/IP协议栈的特殊性 | 第13-15页 |
·实现方案的选择 | 第15-18页 |
·基于RTOS任务的方式 | 第15-17页 |
·基于RTOS驱动程序的方式 | 第17-18页 |
·无RTOS支持的函数实现方式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MAC接口芯片的功能与应用 | 第19-27页 |
·引言 | 第19页 |
·RTL80×9AS的内部基本结构 | 第19-20页 |
·RTL8019AS的性能和内部寄存器 | 第20-23页 |
·RTL8019AS的性能 | 第20-21页 |
·RTL8019AS内部寄存器 | 第21-23页 |
·RTL8029AS的性能及其内部寄存器 | 第23-25页 |
·RTL8019AS和RTL8029AS与以太网的接口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网络接口芯片的驱动 | 第27-37页 |
·引言 | 第27页 |
·RTL80×9AS的内部RAM结构 | 第27-30页 |
·RTL8019AS的驱动过程 | 第30-36页 |
·RTL8019AS的复位及初始化 | 第30-32页 |
·RTL8019AS的数据包接收服务程序的编写 | 第32-35页 |
·RTL8019AS的数据包发送程序的编写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5章 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 | 第37-46页 |
·引言 | 第37页 |
·系统硬件框图 | 第37-38页 |
·AT89C55单片机的特点 | 第38-40页 |
·PCI-ISA桥的CPLD实现 | 第40-45页 |
·EPM7128 CPLD的简介 | 第40-41页 |
·PCI总线信号的分析 | 第41-43页 |
·PCI总线状态机的实现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6章 TCP/IP协议 | 第46-57页 |
·引言 | 第46-47页 |
·TCP/IP分层模型的工作原理 | 第47-48页 |
·数据链路层协议 | 第48-49页 |
·IP层协议 | 第49-52页 |
·IP首部结构 | 第50-51页 |
·ICMP协议简介 | 第51-52页 |
·传输层协议 | 第52-55页 |
·UDP首部 | 第53-54页 |
·TCP首部 | 第54-55页 |
·应用层协议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7章 TCP/IP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 | 第57-87页 |
·引言 | 第57页 |
·TCP/IP协议栈设计的目标 | 第57-59页 |
·TCP/IP协议栈支持的协议 | 第57-58页 |
·TCP/IP协议栈的性能指标 | 第58-59页 |
·TCP/IP协议栈的总体结构设计 | 第59-65页 |
·TCP/IP协议栈实现的软件流程 | 第60-62页 |
·TCP/IP协议栈的全局参数的设计 | 第62-65页 |
·协议的实现 | 第65-84页 |
·TCP/IP协议栈设计的几个重点 | 第65-69页 |
·ARP协议的实现 | 第69-71页 |
·ICMP协议的实现 | 第71-72页 |
·IP协议的实现 | 第72-74页 |
·UDP协议的实现 | 第74-75页 |
·TCP协议的实现 | 第75-83页 |
·TCP协议的状态变迁图 | 第75-77页 |
·TCP连接建立与关闭的编程实现 | 第77-80页 |
·TCP有限状态机的设计 | 第80-82页 |
·TCP的超时重传与流量控制机制的实现 | 第82-83页 |
·HTTP协议及WebServer的设计与实现 | 第83-84页 |
·应用程序接口API的设计 | 第84-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结论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