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11-21页 |
一、 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国际背景 | 第11-16页 |
二、 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国内背景 | 第16-21页 |
第二章 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思想 | 第21-33页 |
一、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第21-27页 |
二、 思想政治工作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 | 第27-30页 |
三、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 | 第30-33页 |
第三章 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思想 | 第33-44页 |
一、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培育“四有”新人 | 第33-40页 |
二、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教育和引导人们改造主客观世界 | 第40-44页 |
第四章 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内容的思想 | 第44-67页 |
一、 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 | 第44-48页 |
二、 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 第48-56页 |
三、 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 第56-59页 |
四、 开展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 | 第59-62页 |
五、 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 | 第62-63页 |
六、 加强形势政策、民主法制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教育 | 第63-64页 |
七、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第64-67页 |
第五章 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方针和原则的思想 | 第67-96页 |
一、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 第67-71页 |
二、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 第71-74页 |
三、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 第74-83页 |
四、 坚持从实际出发,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 第83-88页 |
五、 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 第88-90页 |
六、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 第90-93页 |
七、 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 第93-96页 |
第六章 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途径的思想 | 第96-129页 |
一、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 第97-105页 |
二、 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 第105-106页 |
三、 重视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 | 第106-110页 |
四、 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 第110-113页 |
五、 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基层 | 第113-117页 |
六、 以整风精神开展“三讲”教育 | 第117-126页 |
七、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第126-129页 |
第七章 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的思想 | 第129-147页 |
一、 建立科学的领导机制 | 第129-141页 |
二、 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 | 第141-145页 |
三、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 第145-147页 |
第八章 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基本特征 | 第147-158页 |
一、 时代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 | 第147-151页 |
二、 系统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 第151-153页 |
三、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高度统一 | 第153-158页 |
第九章 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历史地位 | 第158-192页 |
一、 对马克思、恩格斯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第158-173页 |
二、 对列宁、斯大林宣传工作理论的继承与丰富 | 第173-183页 |
三、 对毛泽东、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 第183-192页 |
结语 | 第192-197页 |
参考文献 | 第197-203页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203-2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