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目录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0页 |
| ·背景介绍 | 第8页 |
| ·课题来源 | 第8-9页 |
| ·本文结构 | 第9-10页 |
| 2 IP电话中音频编码解码 | 第10-14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IP电话的系统结构 | 第10页 |
| ·语音编码的方法 | 第10-12页 |
| ·波形编码方法 | 第11页 |
| ·声音编码方法 | 第11页 |
| ·混合编码方法 | 第11-12页 |
| ·语音编码的评测 | 第12页 |
| ·适合IP电话的语音编码器 | 第12-13页 |
| ·小结 | 第13-14页 |
| 3 RTP/RTCP协议分析 | 第14-26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RTP协议功能和设计思想 | 第14-15页 |
| ·RTP包头部组成 | 第15-17页 |
| ·RTCP协议的功能 | 第17-18页 |
| ·RTCP包类型和组装规定 | 第18-19页 |
| ·发送者和接收者报告 | 第19-22页 |
| ·发送者报告格式 | 第19-22页 |
| ·接收者报告格式 | 第22页 |
| ·其它RTCP包格式 | 第22-25页 |
| ·RTCP的源描述包-SDES | 第23-24页 |
| ·RTCP的BYE包 | 第24页 |
| ·RTCP的APP包 | 第24-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4 RTP/RTCP的关键技术的研究 | 第26-35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组播的支持 | 第26-27页 |
| ·RTCP的拥塞控制 | 第27-29页 |
| ·目前的算法 | 第28-29页 |
| ·再审议算法 | 第29页 |
| ·丢包与恢复 | 第29-32页 |
| ·因特网丢失实时媒体包的原因及特点 | 第29-30页 |
| ·修复丢包的方法 | 第30-32页 |
| ·重发法 | 第30-31页 |
| ·前向误差修复法(FEC) | 第31-32页 |
| ·媒体无关的FEC法 | 第31页 |
| ·媒体相关的FEC法 | 第31-32页 |
| ·交迭法 | 第32页 |
| ·丢包修复方法的综合评价 | 第32页 |
| ·延迟 | 第32-33页 |
| ·抖动 | 第33-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5 QoS服务质量 | 第35-51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QoS服务质量的动态监测 | 第35-41页 |
| ·流媒体实时传输中的典型服务质量参数 | 第35-36页 |
| ·服务质量的动态监测 | 第36-40页 |
| ·不同媒体流同步的监测 | 第36-37页 |
| ·数据丢失比R_(Lost)和数据包时间片丢失比R_(Fraclost)的监测 | 第37-38页 |
| ·数据丢失率Rate_(Lost)和数据包时间片丢失率Rate_(FracLost)的监测 | 第38页 |
| ·发送时间片有效数据传输率Rate_(payload)的监测 | 第38页 |
| ·发送端平均时间数据包传输率(?)_(packet)和平均有效数据传输率(?)_(payload)监测 | 第38-39页 |
| ·吞吐量TO和吞吐率TP的监测 | 第39页 |
| ·数据包到达时延抖动J(interarrival jitter)的监测 | 第39-40页 |
| ·往返传播时延T_(TranDelay)(round-trip propagation delay)的监测 | 第40页 |
| ·其他典型服务质量参数的监测 | 第40页 |
| ·服务质量参数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 第40-41页 |
| ·目前解决QoS的主要方法 | 第41-50页 |
| ·RSVP资源预留 | 第41-47页 |
| ·RSVP功能原理 | 第41-44页 |
| ·H.323系统的资源预留 | 第44-47页 |
| ·一般机制 | 第44-45页 |
| ·逻辑信道打开和资源预留建立过程 | 第45-46页 |
| ·逻辑信道关闭和预留结束过程 | 第46页 |
| ·组播逻辑信道的资源预留 | 第46-47页 |
| ·区分服务QoS机制 | 第47-49页 |
| ·DiffServ概述 | 第47-48页 |
| ·DiffSevr原理简介 | 第48-49页 |
| ·综合服务和区分服务比较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6 RTP/RTCP协议库的实现与应用分析 | 第51-63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RTP/RTCP协议实现构架 | 第51-52页 |
| ·RTP和H.323的关系 | 第52-53页 |
| ·RTP实现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 第53-56页 |
| ·组播的支持 | 第53-54页 |
| ·对参与者状态的处理 | 第54页 |
| ·随机数的产生方法 | 第54-55页 |
| ·对SSRC冲突的处理 | 第55页 |
| ·CNAME的确定 | 第55-56页 |
| ·对指示器位的处理 | 第56页 |
| ·与SR中的时间戳有关的问题 | 第56页 |
| ·利用Win32RTP.dll和DirectX8.1构建IP电话MultiPhone | 第56-59页 |
| ·DirectSound编程 | 第56-57页 |
| ·MultiPhone介绍 | 第57-58页 |
| ·对抖动和乱序的处理 | 第58-59页 |
| ·测试环境的构建 | 第59-61页 |
| ·测试的内容 | 第61-62页 |
| ·测试结论 | 第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7 结论 | 第63-65页 |
| ·本文解决的问题 | 第63页 |
| ·今后的工作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