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体发泡法制备泡沫铝及其工艺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泡沫铝材研发概况 | 第11-15页 |
| ·国外研发概况 | 第11-13页 |
| ·国内研发概况 | 第13-14页 |
|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页 |
| ·未来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 ·泡沫铝的制备方法 | 第15-16页 |
| ·熔体发泡法 | 第15页 |
| ·熔模铸造法 | 第15页 |
| ·粉末冶金法 | 第15页 |
| ·吹气法 | 第15-16页 |
| ·共晶凝固法 | 第16页 |
| ·泡沫铝的结构表征 | 第16-18页 |
| ·结构参数及测量 | 第16-17页 |
| ·结构表征 | 第17-18页 |
| ·泡沫铝的性能及应用 | 第18-19页 |
| ·泡沫铝的性能 | 第18-19页 |
| ·泡沫铝的应用 | 第19页 |
|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 ·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 第2章 常规泡沫铝制备及缺陷分析 | 第21-30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 ·基体材料 | 第21页 |
| ·发泡剂 | 第21页 |
| ·增黏剂 | 第21-22页 |
| ·实验设备 | 第22-25页 |
| ·加热炉 | 第22-23页 |
| ·搅拌装置 | 第23-25页 |
| ·其他装置 | 第25页 |
| ·工艺流程 | 第25-26页 |
| ·缺陷分析 | 第26-29页 |
| ·底部无泡层 | 第26-27页 |
| ·局部大孔 | 第27页 |
| ·裂纹 | 第27-28页 |
| ·坍塌 | 第28-29页 |
| ·顶部欠发泡层 | 第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泡沫化过程分析与制备工艺改进 | 第30-43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泡沫化过程分析 | 第30-35页 |
| ·气泡的形核 | 第30-32页 |
| ·气泡的长大 | 第32-33页 |
| ·气泡的演化 | 第33-34页 |
| ·气泡的凝固 | 第34页 |
| ·泡沫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34-35页 |
| ·制备工艺改进 | 第35-42页 |
| ·增黏剂配比 | 第35-36页 |
| ·发泡剂预处理 | 第36-38页 |
| ·发泡剂加入量 | 第38-39页 |
| ·搅拌方式 | 第39-40页 |
| ·保温时间 | 第40-41页 |
| ·冷却方式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正交试验 | 第43-50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4 2 L_(16)(4 ~5) | 第43-44页 |
|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44-49页 |
| ·平均孔径极差分析 | 第45-46页 |
| ·孔隙率极差分析 | 第46-47页 |
| ·均匀度极差分析 | 第47-48页 |
| ·最佳工艺参数组合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5章 泡沫铝压缩实验 | 第50-57页 |
| ·压缩实验 | 第50-54页 |
| ·实验设备 | 第50页 |
| ·实验方法 | 第50-52页 |
| ·实验结果 | 第52-54页 |
| ·压缩实验曲线分析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6章 泡沫铝建模 | 第57-66页 |
| ·引言 | 第57页 |
| ·经典模型 | 第57-60页 |
| ·单胞模型 | 第57-58页 |
| ·正十四面体模型 | 第58-59页 |
| ·二维 Voronoi 模型 | 第59-60页 |
| ·三维重构建模 | 第60-65页 |
| ·三维重构建模概述 | 第60-61页 |
| ·重构过程 | 第61-63页 |
| ·重构结果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