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时间分辨荧光、磷光法在手性分子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英文摘要第11-13页
第一章 室温磷光发展简述第13-26页
 1 前言第13页
 2 室温磷光的历史和发第13-21页
   ·低温磷光分析法第13-14页
   ·室温磷光分析法第14-20页
     ·固体基质室温磷光法第15页
     ·流体室温磷光第15-19页
       ·胶束增稳室温磷光法第15-16页
       ·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法第16-17页
       ·敏化/猝灭室温磷光法第17页
       ·胶态微晶室温磷光法第17页
       ·微乳状液增稳室温磷光法第17-18页
       ·微囊增稳室温磷光法第18页
       ·混合有序介质中室温磷光法第18页
       ·无保护介质流体室温磷光第18-19页
     ·室温磷光的研究参数及手段第19-20页
       ·磷光光谱第19页
       ·磷光寿命第19-20页
       ·磷光偏振第20页
       ·磷光探针技术第20页
   ·室温磷光分析法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研究第20-21页
 3 室温磷光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参考文献第22-26页
第二章 硫酸奎宁和奎尼丁简介第26-30页
 1 历史背景第26页
 2 性状、药理及应用第26-27页
 3 药代动力学第27-28页
 4 研究现状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0页
第三章 硫酸奎宁和奎尼丁的滤纸基质室温磷光光谱研究谱第30-37页
 1 前言第30页
 2 实验部分第30-31页
   ·仪器和试剂第30-31页
   ·实验步骤第31页
     ·PS-RTP光谱的测量第31页
     ·药片中硫酸奎宁和奎尼丁的测定第31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1-35页
   ·条件确定第31-34页
     ·硫酸奎宁和奎尼丁的PS-RTP光谱第31-32页
     ·滤纸基质的选择第32页
     ·酸度效应第32-33页
     ·重原子的选择第33页
     ·预烘烤时间、烘烤时间测定第33-34页
     ·PS-RTP稳定性考察第34页
     ·分析特性第34页
   ·方法应用第34-35页
     ·硫酸奎宁片和硫酸奎尼丁片中的奎宁和奎尼丁的测定第34-35页
     ·标准回收率第35页
 结论第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第四章 时间分辨PS-RTP法对硫酸奎宁与奎尼丁的手性识别研究第37-48页
 1 前言第37页
 2 实验部分第37-38页
   ·仪器和试剂第37-38页
   ·PS-RTP寿命的测量第38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8-43页
   ·QN和QD寿命测量第38页
   ·影响寿命的因素第38-39页
     ·重原子浓度的影响第38-39页
     ·pH的影响第39页
     ·干燥条件的影响第39页
   ·手性识别剂对QN和QD的手性辨别第39-43页
     ·(+)-10-樟脑磺酸,(-)-10-樟脑磺酸,(+)-酒石酸的影响第40-42页
     ·手性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42页
     ·环糊精及D-(+)-葡萄糖的影响第42-43页
 4 结论第43页
 参考文献第43-48页
第五章 硫酸奎宁和奎尼丁的胶束增稳室温磷光法研究第48-55页
 1 前言第48页
 2 实验部分第48-50页
   ·仪器和试剂第48-49页
   ·实验步骤第49-50页
     ·MS-RTP测量第49页
     ·药片中硫酸奎宁和奎尼丁的测定第49-50页
 3 结果与讨论第50-53页
   ·硫酸奎宁和奎尼丁的发光光谱第50页
   ·环境因素对硫酸奎宁和奎尼丁磷光行为的影响第50-52页
     ·TINO_3的影响第50-51页
     ·SDS的影响第51页
     ·pH的影响第51页
     ·Na_2SO_3用量的影响第51-52页
   ·分析特性第52页
   ·方法应用第52-53页
     ·硫酸奎宁片和硫酸奎尼丁片中的奎宁和奎尼丁的测定第52页
     ·标准回收率第52-53页
 结论第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第六章 时间分辨MS-RTP法在手性对映体识别中的应用研究第55-67页
 1 前言第55-56页
 2 实验部分第56-57页
   ·仪器和试剂第56页
   ·实验步骤第56-57页
 3 结果与讨论第57-64页
   ·硫酸奎宁和奎尼丁的MS-RTP寿命测定第57页
   ·环境因素对硫酸奎宁和奎尼丁磷光行为的影响第57-60页
     ·TINO_3的影响第58页
     ·SDS用量的影响第58-59页
     ·pH的影响第59页
     ·Na_2SO_3用量的影响第59-60页
   ·基于形成离子对的手性分离第60-61页
   ·手性表面活性剂对QN和QD磷光寿命差别的影响第61-63页
   ·BSA和对(R)-(-)-N-(3,5-dinitrobenzoyl)-α-phenylglycine QN和QD磷光寿命差别的影响第63-64页
 4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第七章 Chiral Discrimination of D-and L-Tryptophan by Time Resolved Fluorescence Technique第67-79页
 1 Induction第67-68页
 2 Experimental Section第68-69页
   ·Apparatus and Reagents第68页
   ·Procedures第68-69页
 3 Results and Dissussion第69-77页
   ·Study on the chiral discrimination of L-Trp and D-Trp in BSA medium第69-72页
     ·Study on the microenviromcntal properties of pyrene in the BSA medium第69页
     ·Chiral discrimination of L-Trp and D-Trp in BSA medium第69-72页
   ·Chiral discrimination of L-Trp and D-Trp in cyclodextrin system第72-74页
     ·Study on the microenviromental properties of pyrene in β -CD medium第72页
     ·Chiral discrimination of L-Trp and D-Trp in cyclodextrin system第72-74页
   ·Chiral discrimination of L-Trp and D-Trp in bile salt media第74-75页
     ·Study on the microenviromental properties of pyrene in bile salt media medium第74-75页
     ·Chiral discrimination of L-Trp and D-Trp in bile salt media第75页
   ·Chiral discrimination of L-Trp and D-Trp in some mixture medium第75-77页
 Conclusion第77页
 References第77-79页
Appendix Chiral Discrimination of Quinine and Quinidine by Time Resolved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Technique第79-92页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92-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罗布麻有效部位大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翅果油树组织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