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工业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8-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和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13-14页 |
1.4.1 研究的重点 | 第13页 |
1.4.2 研究的难点 | 第13-14页 |
2 关于生产率研究的理论 | 第14-28页 |
2.1 生产率的定义及发展 | 第14-16页 |
2.1.1 生产率的定义 | 第14-15页 |
2.1.2 生产率定义的发展 | 第15-16页 |
2.2 TFP分析的方法 | 第16-25页 |
2.2.1 TFP测度的原子论方法 | 第16-17页 |
2.2.2 TFP测度的生产函数法 | 第17-22页 |
2.2.3 TFP分析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 | 第22-24页 |
2.2.4 TFP度量的非参数法 | 第24-25页 |
2.3 TFP的分解 | 第25-28页 |
3 重庆市工业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 第28-41页 |
3.1 改革以来重庆工业的发展 | 第28-29页 |
3.1.1 工业经济总产量不断扩大 | 第28页 |
3.1.2 工业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 | 第28-29页 |
3.2 重庆工业生产率测定的实证分析 | 第29-39页 |
3.2.1 模型的框架 | 第29-32页 |
3.2.2 数据的描述 | 第32-33页 |
3.2.3 估计结果及分析 | 第33-39页 |
3.3 小结 | 第39-41页 |
4 提高重庆工业生产率的对策 | 第41-62页 |
4.1 推动工业技术进步 | 第41-47页 |
4.1.1 重庆市工业技术进步的现状 | 第41-43页 |
4.1.2 重庆市工业技术进步障碍因素分析 | 第43-45页 |
4.1.3 推动工业技术进步的对策与建议 | 第45-47页 |
4.2 加快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 第47-52页 |
4.2.1 所有制结构与重庆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 | 第47-48页 |
4.2.2 所有制结构的现状 | 第48-50页 |
4.2.3 优化所有制结构的对策 | 第50-52页 |
4.3 扩大对外开放 | 第52-57页 |
4.3.1 对外开放程度与生产率增长的关系 | 第52-53页 |
4.3.2 重庆对外开放的发展及现状 | 第53-55页 |
4.3.3 提高重庆经济开放度的战略选择 | 第55-57页 |
4.4 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 第57-62页 |
4.4.1 人力资源素质与提高TFP的关系 | 第57-58页 |
4.4.2 重庆人力资源文化素质构成 | 第58-59页 |
4.4.3 重庆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59-60页 |
4.4.4 提高重庆人力资源素质的对策建议 | 第60-62页 |
5 总结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A | 第68-69页 |
附录B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