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体制论文

转型期的中国金融监管

导论第1-17页
 一、 选题的背景第9-12页
 二、 金融监管调整的必要性第12-14页
 三、 研究思路第14页
 四、 研究的方法第14-15页
 五、 主要观点及创新第15-17页
第一章 金融监管的发展及一般理论第17-26页
 一、 金融监管的历史沿革第17-19页
 二、 金融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第19-21页
 三、 现代金融监管的一般理论第21-23页
 四、 新的金融监管框架第23-26页
第二章 现代金融监管的国际比较第26-42页
 一、 金融监管组织体系比较第26-30页
 二、 金融监管内容比较第30-35页
 三、 监管方法与手段比较第35页
 四、 发达国家金融监管发展趋势第35-39页
 五、 新的金融监管理念和方式给我们的启示第39-42页
第三章 金融监管走出“行政国家”的圈子第42-56页
 一、 行政国家现状第42-43页
 二、 行政国家状态下的金融监管第43-45页
 三、 金融监管的定位——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第45-47页
 四、 走出单纯行政的圈子第47-56页
第四章 主动配置资源的金融监管第56-71页
 一、 金融监管的成本与收益第56-58页
 二、 市场失灵对金融监管管制的要求第58-62页
 三、 降低风险水平的金融监管第62-67页
 四、 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发挥监管配置资源的功能第67-71页
第五章 金融监管和金融服务第71-81页
 一、 金融服务的回顾和现状分析第71-73页
 二、 金融服务的国际比较第73-75页
 三、 金融监管对金融服务创新的引导第75-78页
 四、 金融监管与金融服务的相互影响第78-81页
第六章 金融自由化的制衡第81-92页
 一、 金融自由化的历程第81页
 二、 金融自由化的效益分析第81-84页
 三、 金融自由化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第84-86页
 四、 混业经营——金融自由化的必然选择第86-89页
 五、 金融自由化中的金融监管第89-92页
第七章 金融监管中的主客体关系与内部控制第92-104页
 一、 金融监管中的主客体关系第92-93页
 二、 内部控制的含义、目标和原则第93-94页
 三、 内部控制效能的外化第94-96页
 四、 内部控制的系统要求第96-99页
 五、 内部控制的要素分析第99-100页
 六、 理顺金融监管的主客体关系第100-104页
第八章 加强金融业的信用监管第104-114页
 一、 信用是金融业的生命第104-107页
 二、 加强金融信用监管第107-110页
 三、 资信评级:市场化监管的手段第110-114页
第九章 完善金融监管的法律环境第114-121页
 一、 我国金融法制建设的指向第114-115页
 二、 金融监管法制建设的推进和调整第115-117页
 三、 金融监管法律框架的欠缺第117-118页
 四、 法制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探讨第118-121页
第十章 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第121-131页
 一、 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第121-124页
 二、 金融监管国际化是不可回避的命题第124-127页
 三、 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第127-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LR4在LPS激活内皮细胞中的作用及其可溶性受体表达
下一篇:中(下)承式拱桥吊索(杆)系静张力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