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0-29页 |
第一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第10-21页 |
一、西医学稳定型心绞痛定义 | 第10页 |
二、心绞痛发生机制 | 第10-12页 |
三、心绞痛发生的病理生理 | 第12-13页 |
四、对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的认识 | 第13-18页 |
五、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及预后 | 第18-21页 |
第二节 中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第21-24页 |
一、古代医家认识 | 第21-22页 |
二、近现代医家对胸痹病机认识 | 第22-23页 |
三、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进展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稳定型心绞痛与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 | 第24-29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9-40页 |
第一节 病例选择 | 第29-32页 |
一、病例来源 | 第29页 |
二、诊断标准 | 第29-30页 |
三、心绞痛症状记分法及分级标准 | 第30页 |
四、中医症候记分法及病情分级标准 | 第30-31页 |
五、试验病例标准 | 第31-32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一、观察药物(由我院药剂科完成) | 第32页 |
二、试验措施 | 第32页 |
三、观察指标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一、统计描述 | 第33-34页 |
二、统计检验 | 第34页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37-40页 |
一、稳定型心绞痛与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病机理论分析 | 第37-38页 |
二、益心活血丸的处方及药物分析 | 第38-39页 |
三、疗效评价 | 第39页 |
四、本课题的不足与展望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附录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