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生物学论文--土壤-植物系统论文

土壤—植物系统水分关系的试验研究

中(英)文摘要第1-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1页
 §2 研究现状与问题第11-13页
 §3 研究内容第13-14页
 参考文献第14-16页
第二章 玉米单根木质部水势与水力导度的轴向变化第16-2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6-18页
 §2 结果第18-20页
  §2.1 玉米单根木质部水势沿轴向方向的变化第18页
  §2.2 玉米单根径向导度沿轴向方向的变化第18-19页
  §2.3 玉米单根轴向导度沿轴向方向的变化第19-20页
 §3 讨论第20-21页
 §4 小结第21-22页
 参考文献第22-23页
第三章 玉米节根受干旱伤害的临界值探讨第23-2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3-24页
 §2 结果第24-27页
 §3 讨论第27页
 §4 小结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29页
第四章 干旱-复水对春小麦根系生长及根系吸水的影响第29-3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9-30页
 §2 结果第30-34页
  §2.1 干旱-复水过程对春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第31-32页
  §2.2 干旱-复水过程对春小麦根系吸水速率的影响第32-34页
 §3 讨论第34-35页
 §4 小结第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第五章 典型经验根系吸水函数的田间检验第37-47页
 §1 根系吸水模型第37-38页
 §2 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第38-39页
 §3 试验概况第39-40页
 §4 试验结果第40-45页
  §4.1 土壤水分的模拟检验第40-42页
  §4.2 根系吸水及吸水速率的剖面分布模拟第42-44页
  §4.3 用根系累积吸水速率来评价土壤水分有效性第44-45页
 §5 小结第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第六章 试用光合速率来评价土壤水分对玉米的有效性第47-5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7-48页
 §2 结果第48-50页
  §2.1 由净光合速率来判定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对玉米的有效性第48-49页
  §2.2 由产量来判定土壤水分对玉米的有效性第49-50页
 §3 讨论第50-51页
 §4 小结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第七章 氮亏缺对玉米单根径向和轴向导度的影响第54-6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4-56页
 §2 结果第56-58页
  §2.1 氮亏缺对玉米单根径向导度的影响第56-57页
  §2.2 氮亏缺对玉米单根轴向导度的影响第57-58页
 §3 讨论第58-59页
 §4 小结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1页
第八章 春小麦根系对水分和氮肥的一些生理生态反应第61-6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1-62页
 §2 结果第62-66页
  §2.1 根重及其剖面分布第62-64页
  §2.2 根系的水分关系第64-65页
  §2.3 根系细胞膜伤害率第65页
  §2.4 根系脱水曲线第65-66页
 §3 讨论第66页
 §4 小结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第九章 小麦进化材料水分利用效率与氮利用效率间关系的探讨第69-7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9-70页
 §2 结果第70-73页
  §2.1 小麦进化材料的水分利用效率第70-71页
  §2.2 小麦进化材料的氮利用效率第71-72页
  §2.3 小麦进化材料水分利用效率与氮利用效率间的关系第72-73页
 §3 讨论第73-74页
 §4 小结第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第十章 结论第76-78页
综述:植物根系吸水机理及其数学模拟第78-94页
 §1 根系吸水第78页
 §2 植物根系中的水分运动第78-84页
  §2.1 根系水力导度的测定方法第78-80页
  §2.2 根系中的水流阻力及其分布第80-81页
  §2.3 外界环境条件对根系水分传输的影响第81-83页
  §2.4 根系的水分传输模型第83页
  §2.5 根系中水分运动研究评述第83-84页
 §3 根系吸水的数学模拟第84-94页
  §3.1 微观模型第84-85页
  §3.2 宏观模型第85-90页
  §3.3 根系吸水模型评述第90-92页
  §3.4 根系吸水测定中的实验技术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0页
作者简介第100-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体反射重建膀胱功能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下一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关联方交易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