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1 实验材料、设备及试剂 | 第17-18页 |
1.1 植物材料 | 第17页 |
1.2 农杆菌菌株 | 第17页 |
1.3 主要设备及试剂 | 第17-1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8-24页 |
2.1 甜瓜无性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18-19页 |
2.1.1 甜瓜无菌苗的获得 | 第18页 |
2.1.2 甜瓜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 | 第18-19页 |
2.1.3 甜瓜再生植株的获得及移栽 | 第19页 |
2.2 农杆菌介导的甜瓜遗传转化 | 第19-21页 |
2.2.1 农杆菌菌液的制备 | 第19-20页 |
2.2.2 Kana临界浓度及Amp用量的梯度实验 | 第20页 |
2.2.3 甜瓜外植体的浸染 | 第20-21页 |
2.2.4 甜瓜外植体的共培养及脱菌处理 | 第21页 |
2.2.5 转化愈伤的形成及芽的分化 | 第21页 |
2.2.6 甜瓜转化植株的再生 | 第21页 |
2.3 甜瓜转化植株检测 | 第21-24页 |
2.3.1 转化植株的Kana抗性筛选检测 | 第21-22页 |
2.3.2 转化植株目的基因的PCR检测 | 第22-24页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4-37页 |
3.1 甜瓜无性再生体系建立 | 第24-30页 |
3.1.1 不定芽诱导培养基的确定 | 第24-25页 |
3.1.2 不同的激素配比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25-27页 |
3.1.3 外植体种类与子叶日龄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第27-29页 |
3.1.4 外界环境条件对植株再生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 甜瓜遗传转化体系建立 | 第30-35页 |
3.2.1 农杆菌菌株的贮藏及活化 | 第30-31页 |
3.2.2 Kana浓度对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31-33页 |
3.2.3 Amp用量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4 侵染时间与共培养时间的确定 | 第34页 |
3.2.5 Amp脱菌浓度的确定 | 第34页 |
3.2.6 转化植株的获得 | 第34-35页 |
3.3 甜瓜转化植株检测 | 第35-37页 |
3.3.1 Kana抗性筛选结果 | 第35页 |
3.3.2 转化植株PCR检测结果 | 第35-37页 |
4 讨 论 | 第37-39页 |
5 结 论 | 第39-40页 |
附图表 | 第40-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