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其调控途径
摘要 | 第1-6页 |
0 引言 | 第6-1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14页 |
·小区试验 | 第10-13页 |
·品种、密度、肥料试验 | 第10-12页 |
·剪叶剪穗试验 | 第12-13页 |
·播量间苗试验 | 第13页 |
·高产试验 | 第13页 |
·试验测定 | 第13-1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4-56页 |
·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 | 第14-43页 |
·群体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关系 | 第14-17页 |
·吐丝期LAI与产量的关系 | 第17-19页 |
·总结实粒数与群体质量的关系 | 第19-23页 |
·粒叶比与群体质量的关系 | 第23-25页 |
·叶系组成与群体质量的关系 | 第25-33页 |
·茎秆性状与群体质量的关系 | 第33-35页 |
·根系性状与群体质量的关系 | 第35-41页 |
小结 | 第41-43页 |
·玉米高产群体的建立途径 | 第43-56页 |
·确保适宜穗数主攻大穗 | 第43-46页 |
·足苗去弱提高整齐度 | 第46-47页 |
·按叶龄促控培育高光效群体 | 第47-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3 讨论 | 第56-59页 |
·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的类型 | 第56-57页 |
·抛物线关系 | 第56页 |
·线性相关关系 | 第56-57页 |
·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的技术原则 | 第57-5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英文摘要 | 第67-69页 |
鸣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