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非法组织卖血罪的立法背景 | 第12-16页 |
(一) 我国立法背景 | 第12-13页 |
(二) 各国(地区)立法概况 | 第13-16页 |
二、非法组织卖血罪的构成特征研究 | 第16-27页 |
(一) 非法组织卖血罪客体 | 第16-19页 |
1. 本罪客体的几种观点 | 第16-17页 |
2. 非法组织卖血罪首先直接侵犯了国家对献血工作的管理制度 | 第17-18页 |
3. 非法组织卖血罪其次也侵害了公共卫生 | 第18-19页 |
(二) 非法组织卖血罪的客观特征 | 第19-23页 |
1. “非法”的几种观点 | 第19-20页 |
2. 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行为 | 第20-21页 |
3. 非法组织卖血罪行为犯问题 | 第21-23页 |
(三) 非法组织卖血罪与一般违法的界限 | 第23-25页 |
(四) 非法组织卖血罪与近似犯罪的界限 | 第25-27页 |
1. 本罪与强迫卖血罪的界限 | 第25-26页 |
2. 本罪与非法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的界限 | 第26-27页 |
三、非法组织卖血罪中的转化犯问题 | 第27-33页 |
(一) “他人”的范围 | 第27-28页 |
(二) 造成伤害的程度 | 第28-33页 |
1. 能适应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 | 第29-31页 |
2. 能适应转化犯的趋重性要件的要求 | 第31-33页 |
四、非法组织卖血罪单位犯罪主体的思考 | 第33-40页 |
(一) 国际趋势 | 第33-34页 |
(二) 我国现状 | 第34-35页 |
(三) 非法组织卖血罪犯罪主体应增加单位的现实要求 | 第35-37页 |
(四) 单位成为犯罪主体的条件 | 第37-38页 |
(五) 与该规定近似犯罪中单位主体的思考 | 第38-40页 |
1. 单位能否够成强迫卖血罪主体 | 第38页 |
2. 单位能否构成非法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主体 | 第38-39页 |
3. 单位能否构成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事故罪主体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