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页 |
|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优越性 | 第9-10页 |
|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配制原理 | 第12-13页 |
|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活性粉末混凝土原材料及制备工艺 | 第15-23页 |
| ·原材料及基本特征 | 第15-20页 |
| ·水泥 | 第15页 |
| ·硅粉 | 第15-16页 |
| ·细骨料 | 第16-18页 |
| ·高效减水剂 | 第18-19页 |
| ·钢纤维 | 第19-20页 |
| ·水 | 第20页 |
| ·RPC制备工艺 | 第20-22页 |
| ·实验设备 | 第20-21页 |
| ·制备过程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 | 第23-45页 |
| ·RPC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第23-39页 |
| ·RPC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 第23-27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7-39页 |
| ·RPC抗折强度试验研究 | 第39-43页 |
| ·RPC抗折强度试验方法 | 第39-40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 ·RPC的最优配合比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RPC单轴受压与抗拉性能试验研究 | 第45-54页 |
| ·RPC棱柱体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第45-47页 |
| ·试验方法 | 第45-46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 ·RPC棱柱体抗压静弹性模量试验研究 | 第47-49页 |
| ·试验方法 | 第47-48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 ·RPC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 | 第49-52页 |
| ·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 ·破坏形态分析 | 第50-51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钢筋RPC矩形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 第54-70页 |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54-57页 |
| ·试验构件的设计 | 第54-55页 |
| ·试验加载和测量方案 | 第55-57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7-64页 |
| ·RPC素梁抗弯试验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 ·RPC配筋梁抗弯试验结果分析 | 第59-64页 |
| ·RPC梁抗弯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64页 |
| ·活性粉末混凝土配筋梁承载力 | 第64-69页 |
| ·基本假定 | 第64-65页 |
| ·承载力的推导 | 第65-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六章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应用 | 第70-76页 |
| ·活性粉末混凝土在检查井盖上的应用 | 第70-73页 |
| ·活性粉末混凝土井盖的优越性 | 第70-71页 |
| ·活性粉末混凝土井盖的制作与测试 | 第71-73页 |
| ·活性粉末混凝土在道路桥梁中的应用 | 第73-75页 |
| ·舍布鲁克人行桥 | 第73页 |
| ·巴卡尔桥 | 第73-74页 |
| ·北京五环路活性粉末混凝土人行道板 | 第74-75页 |
| ·应用展望 | 第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