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分布式协同攻击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绪论第7-15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7-8页
   ·课题实用意义第8-9页
     ·协同攻击系统第8页
     ·系统对于网络安全的意义第8-9页
   ·传统攻击方法第9-12页
     ·远程入侵第9页
     ·溢出攻击第9-10页
     ·DoS攻击第10-11页
     ·DDoS攻击第11-12页
   ·多机器协同攻击第12-13页
   ·本文组织结构第13-15页
2 协同攻击系统模型第15-29页
   ·工作流与作业流第15-17页
     ·工作流第15-16页
     ·作业流第16-17页
     ·网络攻击作业流第17页
   ·Petri网建模第17-23页
     ·Petri网的基本概念第17-18页
     ·使用Petri网对工作流进行建模的优点第18-20页
     ·使用Petri网对工作流建模第20页
     ·网络攻击作业流的Petri网建模第20-23页
   ·协同攻击系统中的协同调度第23-27页
     ·协同攻击系统中的机器调度第24-26页
     ·协同攻击系统中的作业调度第26-27页
     ·协同攻击系统中机器间的协作第27页
   ·小结第27-29页
3 协同攻击系统体系结构第29-37页
   ·整体构架第29页
   ·客户端功能设计第29-30页
   ·通讯代理(Agent)功能设计第30-34页
     ·C/S模式第31页
     ·多层结构第31-33页
     ·通讯代理执行机理第33页
     ·通讯代理的特点第33-34页
   ·服务器端功能设计第34-36页
     ·攻击作业流定义子系统第34页
     ·攻击作业流引擎第34-35页
     ·作业执行子系统第35页
     ·服务器端各个功能模块相互关系及调度第35-36页
   ·小结第36-37页
4 协同攻击系统实现第37-53页
   ·通讯代理的实现第37-47页
     ·Agent代理技术第37-38页
     ·通讯代理的模型分层第38-39页
     ·用户端代理与服务器端代理的实现过程第39-40页
     ·服务器中心代理的功能实现第40-41页
     ·通讯代理协议第41-46页
     ·通讯过程第46-47页
   ·机器组实现第47-51页
     ·全互连结构第47-48页
     ·星型结构第48-51页
   ·小结第51-53页
5 系统实验与分析第53-69页
   ·实验设计第53-54页
     ·实验环境第53页
     ·实验内容第53-54页
   ·实验一 恶意攻击实验第54-64页
     ·恶意Ping攻击第54-57页
     ·SYN-Flood第57-60页
     ·UDP-Flood第60-64页
   ·实验二 入侵实验第64-68页
     ·远程入侵第64-65页
     ·溢出攻击第65页
     ·远程入侵实验第65-68页
   ·实验总结第68-69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主题网络爬虫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盐都电大校园网系统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