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其他金融组织论文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31页
   ·研究背景第17-1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研究目的第19-20页
     ·研究意义第20页
   ·本文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第20-23页
     ·中小企业第20-21页
     ·担保与信用担保第21-22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第22页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第22-2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3-24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24-31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24-27页
     ·研究方法第27-28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28-31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31-47页
   ·国外文献综述第31-39页
     ·微观担保理论第31-36页
     ·宏观担保理论第36-38页
     ·担保实证方面研究第38-39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39-46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模式选择第40-42页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构建第42-43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定价研究第43-44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绩效评价第44-45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第45-46页
   ·文献总体评价第46-47页
第3章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理论研究第47-71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一般原理第47-52页
     ·信用担保的本质属性第47-49页
     ·信用担保的分类及责任第49-50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作用机理第50-52页
   ·公共产品理论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第52-59页
     ·公共产品与外部效应第52-54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与政府经济职能第54-55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有效供给模式比较第55-59页
   ·信贷配给理论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第59-71页
     ·信贷市场存在信贷配给第59-62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双赢效应第62-64页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市场存在逆向选择第64-71页
第4章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境外经验借鉴第71-88页
   ·海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概况第71-73页
   ·日本的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第73-76页
     ·日本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运行概况第73页
     ·日本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的主要特点第73-75页
     ·日本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的成功经验第75-76页
   ·韩国的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第76-79页
     ·韩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运行概况第76-77页
     ·韩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的主要特点第77-79页
     ·韩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的成功经验第79页
   ·美国的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第79-82页
     ·美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运行概况第79-80页
     ·美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的主要特点第80-81页
     ·美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的成功经验第81-82页
   ·德国的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第82-88页
     ·德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运行概况第82-83页
     ·德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的主要特点第83-84页
     ·德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的成功经验第84-88页
第5章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发展现状及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建立的必要性第88-113页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的发展环境分析第88-95页
     ·经济金融环境第88-90页
     ·法律政策环境第90-94页
     ·社会信用环境第94-95页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的现状和特点第95-103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基本形成第95-96页
     ·民营资本大量进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第96-98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实力呈阶梯状分布第98-99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规模、品种不断扩大第99-100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不高第100-101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风险控制能力较强第101-102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社会效益显著第102-103页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的问题分析第103-109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缺乏法律法规的指导第103-104页
     ·尚未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资金补偿机制第104-105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资金使用有待规范第105-106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第106-107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上下游环节的支持乏力第107-109页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建立的必要性第109-113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分散机制需建立第109-110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源需进一步整合第110页
     ·银保合作关系需进一步协调第110-111页
     ·信用评级制度需进一步完善第111-113页
第6章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框架设计第113-130页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的宗旨、功能和经营原则第113-116页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的宗旨第113页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的功能第113-115页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的经营原则第115-116页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的组建模式和组织模式第116-118页
     ·组建模式——政府组建,市场化运作第116-117页
     ·组织模式——企业法人模式第117-118页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资金规模、来源及运用设计第118-120页
     ·资金规模及来源第118-119页
     ·资金运用第119-120页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的管理制度第120-125页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的准入标准第120页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收费、范围及放大倍数第120-121页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的流程设计第121-122页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的风险控制第122-125页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的财务核算第125-130页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的收支预测第125-127页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的效用预测第127-130页
第7章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运行机制研究第130-174页
   ·科学的定价机制第130-138页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与期权第130-132页
     ·B-S定价模型第132-136页
     ·基于B-S模型的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定价第136-138页
   ·有效的激励机制第138-147页
     ·激励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第139-140页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市场道德风险的危害第140-143页
     ·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激励措施第143-144页
     ·实例分析第144-147页
   ·持续不断的国家财政补偿机制第147-149页
     ·国家财政补偿的必要性第147-148页
     ·国家财政补偿的具体做法第148-149页
   ·良好的银保合作机制第149-157页
     ·银保合作的理论研究第150-155页
     ·建立银保合作机制的具体措施第155-157页
   ·高效的信用评级机制第157-174页
     ·信用评级体系构建基本原则第158-159页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设计和架构第159-166页
     ·基于AHP-GRAP的信用评级第166-169页
     ·模型检验第169-174页
第8章 我国部分地区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的探索第174-180页
   ·东北的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框架设计第174-175页
     ·东北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职能定位第174页
     ·东北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资金来源第174-175页
     ·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运行特色第175页
   ·北京的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框架设计第175-176页
   ·建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的政策建议第176-180页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第176-177页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第177页
     ·积极推进银保互利合作第177-178页
     ·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第178-179页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第179-180页
第9章 结论与展望第180-185页
   ·主要结论第180-181页
   ·主要创新点第181-183页
   ·未来展望第183-185页
参考文献第185-191页
致谢第191-19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第193-19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94页

论文共1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研究
下一篇:R&D产业组织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