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模的TCP拥塞控制机制的进一步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页 |
·论文的组织与相关工作 | 第9-11页 |
第二章 TCP拥塞控制机制 | 第11-13页 |
·TCP拥塞控制机制的基本思想 | 第11-12页 |
·TCP拥塞控制机制的发展和完善 | 第12-13页 |
·丢包的快速恢复 | 第12页 |
·小窗口下的丢包恢复 | 第12页 |
·错误丢包信息的检测和补救 | 第12页 |
·不同网络环境下的改进 | 第12-13页 |
第三章 TCP拥塞控制机制的模型 | 第13-27页 |
·包模型 | 第14-21页 |
·模型的计算 | 第16-18页 |
·TCP平均发送速率与Little's Law | 第18-20页 |
·讨论 | 第20-21页 |
·流模型 | 第21-25页 |
·稳态下W的各阶矩 | 第22-25页 |
·W的概率密度函数 | 第25页 |
·两种模型的关系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模型的验证 | 第27-38页 |
·SMP模型的验证 | 第27-33页 |
·网络实测 | 第27-31页 |
·仿真实验 | 第31-33页 |
·I.I.D与WRPP和CRPP之间的关系 | 第33-36页 |
·接收端窗口对TCP的影响 | 第36-38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38页 |
·今后的方向 | 第38-40页 |
·基于TCP的网络测量 | 第38-39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39-40页 |
附录A 半马尔可夫过程 | 第40-41页 |
附录B TCPWIN | 第41-45页 |
B.1 程序的主要数据结构 | 第41-42页 |
B.2 程序的基本结构 | 第42页 |
B.3 程序主要功能的实现 | 第42-44页 |
B.4 程序设计中的其它问题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作者简介与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