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的位移模式改进与工程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DDA理论概述 | 第8页 |
| ·DDA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二维高阶DDA的基本理论 | 第13-37页 |
| ·引言 | 第13页 |
| ·级数式位移函数的基本公式 | 第13-36页 |
| ·块体位移函数 | 第13-14页 |
| ·联立方程式 | 第14-15页 |
| ·弹性子矩阵 | 第15-17页 |
| ·初始应力 | 第17-18页 |
| ·点荷载 | 第18-19页 |
| ·线荷载 | 第19-20页 |
| ·体荷载 | 第20页 |
| ·锚杆连接 | 第20-22页 |
| ·惯性力 | 第22-24页 |
| ·接触弹簧子矩阵 | 第24-31页 |
| ·摩擦力子矩阵 | 第31-33页 |
| ·单纯形积分递推公式 | 第33-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二维高阶DDA的程序实现 | 第37-65页 |
| ·高阶DDA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37-41页 |
| ·块体边界上的接触判断 | 第37页 |
| ·块体内应力的传递 | 第37-41页 |
| ·二维高阶DDA主程序 | 第41-44页 |
| ·子程序名称 | 第41-42页 |
| ·主程序流程图 | 第42-44页 |
| ·部分子程序说明 | 第44-50页 |
| ·惯性子矩阵df11() | 第45-46页 |
| ·弹性子矩阵df13() | 第46-47页 |
| ·初始应力子矩阵df14() | 第47-48页 |
| ·单纯形积分area() | 第48-50页 |
| ·算例 | 第50-64页 |
| ·悬臂梁算例 | 第50-55页 |
| ·高阶DDA与原DDA计算的对比 | 第55-59页 |
| ·块体动力学算例 | 第59-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四章 二维DDA前后处理程序的改进 | 第65-75页 |
| ·前言 | 第65页 |
| ·DDA前后处理程序 | 第65-69页 |
| ·Monte-Carlo法模拟原理 | 第66页 |
| ·AutoCAD的二次开发 | 第66页 |
| ·DDA前后处理程序在AutoCAD中的实现 | 第66-67页 |
| ·任意块体模型的生成 | 第67-69页 |
| ·应用实例 | 第69-74页 |
| ·基本地质情况 | 第69-70页 |
| ·结构面模拟与DDA模型生成 | 第70-74页 |
| ·小结 | 第74-75页 |
| 第五章 二维DDA的工程应用 | 第75-88页 |
| ·概述 | 第75-76页 |
| ·DDA模拟方法 | 第76-78页 |
| ·动力平衡方程式 | 第76页 |
| ·块体的速度 | 第76-77页 |
| ·能量耗散 | 第77-78页 |
| ·滑坡运动过程的模拟 | 第78-79页 |
| ·滑坡体的速度 | 第78页 |
| ·滑坡涌浪的估算 | 第78-79页 |
| ·工程实例 | 第79-87页 |
| ·边坡地形地貌特征 | 第79-80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80-85页 |
| ·边坡失稳模式 | 第85-87页 |
| ·小结 | 第87-8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89页 |
| ·结论 | 第88页 |
| ·展望 | 第88-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 附录 | 第93-94页 |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