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缓/控释肥料的产生背景及其意义 | 第9页 |
·缓/控释肥料的概念 | 第9-10页 |
·缓/控释肥料的分类 | 第10-11页 |
·依生产工艺的不同进行的分类 | 第10-11页 |
·非包裹型缓/控释肥料 | 第10页 |
·包裹型缓/控释肥料 | 第10-11页 |
·依缓/控释肥料所含养分种类的多少进行的分类 | 第11页 |
·依缓/控释肥料养分溶解释放方式进行的分类 | 第11页 |
·包裹型缓/控释肥料的研制现状 | 第11-13页 |
·有机包裹型缓/控释肥料 | 第11-12页 |
·无机包裹型缓/控释肥料 | 第12-13页 |
·混合包裹型缓/控释肥料 | 第13页 |
·缓/控释肥料生产工艺 | 第13-14页 |
·缓/控释肥料控释性能的评价方法 | 第14-16页 |
·直接测定法 | 第14-15页 |
·模拟试验法 | 第15页 |
·田间试验法 | 第15-16页 |
·包裹型缓/控释肥料释放机理 | 第16页 |
·影响包裹型缓/控释肥养分释放的因素 | 第16-18页 |
·包裹层材料理化特性 | 第17页 |
·土壤温度 | 第17页 |
·土壤湿度 | 第17页 |
·土壤微生物活性 | 第17-18页 |
·缓/控释肥料在大田作物上的施用效果 | 第18-21页 |
·肥料利用率研究 | 第18-19页 |
·增产效应研究 | 第19-21页 |
2 引言 | 第21-22页 |
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22-25页 |
·缓/控释肥料工厂化生产工艺参数研究 | 第22页 |
·试验时间地点 | 第22页 |
·原材料 | 第22页 |
·生产设备 | 第22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2页 |
·圆盘转速研究 | 第22页 |
·圆盘倾角与造粒时间研究 | 第22页 |
·加料方式研究 | 第22页 |
·肥料溶出率测试方法 | 第22页 |
·缓/控释肥料释放特征的研究 | 第22-23页 |
·供试肥料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缓/控释肥料大田肥效试验研究 | 第23-25页 |
·试验田概况 | 第23页 |
·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取样 | 第24页 |
·土壤样品 | 第24页 |
·植株样品 | 第24页 |
·分析项目与方法 | 第24页 |
·土壤样品分析 | 第24页 |
·植株样品的测定 | 第24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5-44页 |
·缓/控释肥料生产工艺参数的研究 | 第25-27页 |
·转速研究 | 第25页 |
·倾角与造粒时间研究 | 第25页 |
·物料添加方式研究 | 第25-27页 |
·缓/控释肥料释放特征的研究 | 第27-28页 |
·缓/控释肥料大田肥效试验研究 | 第28-44页 |
·缓/控释肥料在小麦上的肥效研究 | 第28-34页 |
·不同处理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28页 |
·不同处理对小麦各生育期干物重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不同处理对小麦不同生育期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处理对小麦不同生育期植株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不同处理对小麦不同生育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不同处理对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第32-34页 |
·缓/控释肥料在玉米上的肥效研究 | 第34-44页 |
·不同处理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34页 |
·不同处理对玉米各生育期干物重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34-36页 |
·不同处理对玉米不同生育期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第36-38页 |
·不同处理对玉米不同生育期植株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不同处理对玉米不同生育期SPAD 值的影响 | 第39-41页 |
·不同处理对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第41-44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4页 |
英文摘要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