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宋代风俗画的兴盛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宋代风俗画兴盛背景 | 第11-29页 |
一、 历史渊源 | 第11-14页 |
1. 风俗性质的绘画 | 第11-12页 |
2. 风俗形式的绘画 | 第12-14页 |
3. 宋代前有记载的风俗画 | 第14页 |
二、社会背景 | 第14-22页 |
1. 繁荣的经济土壤 | 第15-18页 |
2. 宽松的政治氛围 | 第18-22页 |
三、 文化艺术基础 | 第22-29页 |
1. 内忧外患的社会责任感,使艺术风格内敛、内化 | 第22-23页 |
2. 文化艺术氛围宽松,雅俗文化并举 | 第23-25页 |
3. 山水、花鸟、人物并盛,平分画界 | 第25-27页 |
4. 绘画功能多元化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宋代风俗画解析 | 第29-41页 |
一、见于宋代著录的风俗画 | 第29-35页 |
1. 宋代画史、画论记载的风俗画家 | 第29-31页 |
2. 见于宋代著录的传世作品 | 第31-35页 |
二、 未见宋代著录的风俗画 | 第35-41页 |
1. 未被宋代画史、画论记载的风俗画家 | 第35页 |
2. 未被宋代著录的传世作品 | 第35-41页 |
第三章 宋代风俗画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 第41-53页 |
一、宋代风俗画的特殊价值 | 第41-50页 |
1. 融合山水、花鸟、人物、界画众因素为一体 | 第41-43页 |
2. 写实主义画风的完善 | 第43-45页 |
3. 深远闲淡的绘画风格 | 第45-46页 |
4. 由宗教到世俗,从宫廷走向民间 | 第46-48页 |
5. 贴近生活,拥有广大的接受群体 | 第48-50页 |
二、宋代风俗画的影响 | 第50-53页 |
1. 元、明、清的风俗画 | 第50-52页 |
2. 风俗画对姊妹艺术的影响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