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频率法的索力测试方法及索的损伤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索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与特点 | 第11-12页 |
·索的分类与构造 | 第12-13页 |
·索发生损伤的原因及分类 | 第13-14页 |
·索力的检测方法 | 第14-18页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频率法测索力的基本理论简介 | 第19-34页 |
·索的线性振动理论综述 | 第19-21页 |
·拉索线性理论的发展 | 第19-20页 |
·拉索线性解析理论的基本假定 | 第20-21页 |
·索的基本动力方程 | 第21页 |
·索的张紧弦理论 | 第21-22页 |
·考虑抗弯刚度影响的索的解析理论 | 第22-25页 |
·考虑垂度影响的索的解析理论 | 第25-27页 |
·考虑边界条件为弹性支承的索的解析理论 | 第27-29页 |
·索力计算的实用公式总结 | 第29-30页 |
·算例分析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无线动力测试系统在索力检测中的应用 | 第34-46页 |
·无线动力测试系统与传统动力测试系统的比较 | 第34-35页 |
·无线动力测试系统的设备和方案流程 | 第35-37页 |
·结构振动测试分析理论 | 第37-41页 |
·周期过程的Friour变换 | 第37-38页 |
·非周期函数的时频转换 | 第38-39页 |
·离散Friour变换(DFT) | 第39-40页 |
·快速Friour变换(FFT) | 第40-41页 |
·应用实例 | 第4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北京北站模型试验的索力检测与数据分析 | 第46-68页 |
·引言 | 第46页 |
·施工监测对象 | 第46-50页 |
·工程背景 | 第46-48页 |
·施工方案 | 第48-49页 |
·加载方案 | 第49-50页 |
·索力检测方案 | 第50-53页 |
·试验目的 | 第50页 |
·索力检测设备选取 | 第50-51页 |
·拉索及传感器布置 | 第51-53页 |
·检测结果分析 | 第53-67页 |
·索力计算公式选取 | 第53页 |
·索的基频识别和索力确定 | 第53-56页 |
·索力检测及数据分析 | 第5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损伤对索的静动力特性影响研究 | 第68-92页 |
·引言 | 第68页 |
·损伤对索的静力特性影响 | 第68-78页 |
·发生损伤的索的静力方程 | 第68-73页 |
·不同损伤系数对索的静力特性影响 | 第73-78页 |
·损伤对索的动力特性影响 | 第78-84页 |
·发生损伤的索的动力方程 | 第78-82页 |
·不同损伤系数对索的动力特性影响 | 第82-84页 |
·损伤理论的应用 | 第84-85页 |
·张弦梁结构的拉索损伤模拟试验 | 第85-90页 |
·拉索损伤的静力检测策略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六章 索体损伤检测与监测方法 | 第92-101页 |
·引言 | 第92页 |
·索体损伤检测技术 | 第92-96页 |
·索体损伤监测技术 | 第96-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4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101-102页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