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14-23页 |
·化感物质的生物检测 | 第14-15页 |
·种子萌发 | 第14-15页 |
·幼苗生长 | 第15页 |
·化感物质的分类及分离鉴定 | 第15-16页 |
·化感作用的本质及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化感自毒作用 | 第17-18页 |
·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 | 第17页 |
·自毒作用与病虫害发生 | 第17-18页 |
·自毒作用与土壤微生物 | 第18页 |
·化感作用研究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前景 | 第18-20页 |
·有助于克服连作障碍 | 第18页 |
·覆盖和翻埋 | 第18-19页 |
·有助于构建高效的复合群体 | 第19页 |
·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 第19页 |
·培育化感作用品种 | 第19页 |
·有助于开发环保型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 第19-20页 |
·抑制土壤硝化,减少N_2O 排放量 | 第20页 |
·抑制藻类生长,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或治理已富营养化的水体 | 第20页 |
·研究展望 | 第20页 |
·棉花化感作用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21-22页 |
·试验的内容 | 第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研究的目标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试验区概况 | 第23页 |
·试验设计 | 第23-25页 |
·试验一棉花秸秆浸提液的化感作用 | 第23-24页 |
·试验二棉花秸秆还田后化感效应 | 第24页 |
·试验三棉花秸秆、根系分泌物化感物质的检测 | 第24-25页 |
·试验四化感物质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 第25页 |
·测试方法 | 第25-26页 |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第25-26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第26页 |
·丙二醛含量测定 | 第26页 |
·根系活力(TTC 法)的测定 | 第26页 |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光合作用测定仪器及指标 | 第26页 |
·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7-43页 |
·棉花植株水浸液的它感作用 | 第27-29页 |
·棉花植株水浸液对受体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7页 |
·棉花植株水浸液对受体幼苗根长的影响 | 第27-28页 |
·棉花植株水浸液对受体幼苗苗高的影响 | 第28页 |
·棉花植株水浸液对受体幼苗鲜重的影响 | 第28-29页 |
·棉花植株水浸液的自毒作用 | 第29-32页 |
·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29-30页 |
·棉花水浸提液对棉花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 第30-32页 |
·棉花秸秆还田后的化感作用 | 第32-36页 |
·棉花秸秆还田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干重的影响 | 第32页 |
·棉花秸秆还田对叶片净光合速率及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第32-33页 |
·棉花秸秆还田对棉花生理活性的影响 | 第33-36页 |
·棉花秸秆和根系分泌物化感物质的检测 | 第36-38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36-37页 |
·样品测定 | 第37-38页 |
·棉花秸秆及根系分泌物中酚类物质的含量 | 第38页 |
·化感物质对棉花幼苗及生理活性的影响 | 第38-43页 |
·化感物质对棉花幼苗的影晌 | 第38-40页 |
·化感物质对棉花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 第40-43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3-48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讨论 | 第44-48页 |
·棉花植株水浸液的它感作用 | 第44页 |
·棉花植株水浸液的自毒作用 | 第44-45页 |
·棉花秸秆还田后自毒作用的研究 | 第45-46页 |
·棉花化感物质的测定 | 第46-47页 |
·化感物质对棉花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57页 |
导师评阅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