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英全能银行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全能银行概述 | 第8-16页 |
(一) 全能银行的内涵与特征 | 第8-9页 |
(二) 全能银行的优势与缺陷 | 第9-11页 |
(三) 全能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第11-16页 |
1. 全能银行的发展动因 | 第11-13页 |
2. 全能银行的发展历程 | 第13-16页 |
二、美德英全能银行的发展模式 | 第16-35页 |
(一) 全能银行发展模式分类 | 第16-18页 |
1. 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 | 第16-17页 |
2. 经营型控股公司 | 第17页 |
3. 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 | 第17-18页 |
(二) 美国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全能银行 | 第18-26页 |
1. 美国全能银行的演进 | 第18-24页 |
2. 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特征 | 第24-25页 |
3. 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典型案例:花旗集团 | 第25-26页 |
(三) 德国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 | 第26-30页 |
1. 德国全能银行的演进 | 第26-28页 |
2. 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的模式特征 | 第28-29页 |
3. 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典型案例:德意志银行 | 第29-30页 |
(四) 英国经营型控股公司全能银行 | 第30-35页 |
1. 英国全能银行的演进 | 第30-32页 |
2. 经营型控股公司的模式特征 | 第32页 |
3. 经营性控股公司典型案例:汇丰集团 | 第32-35页 |
三、美德英全能银行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35-42页 |
(一) 全能银行模式比较 | 第35-39页 |
1. 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 | 第35页 |
2. 经营型控股公司(母子公司型) | 第35-36页 |
3. 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 | 第36-39页 |
(二) 选择模式的因素分析 | 第39-42页 |
1. 金融结构差异与经营模式选择 | 第39-40页 |
2. 宏观环境、经济金融微观因素与模式选择 | 第40-42页 |
四、中国银行业发展模式取向 | 第42-48页 |
(一) 分业经营的现状 | 第42-43页 |
(二) 全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43-44页 |
(三) 全能化经营模式的选择 | 第44-45页 |
(四) 全能化的实现路径 | 第45-48页 |
五、结论 | 第48-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中文摘要 | 第55-58页 |
Abstract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