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流识别与控制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0-12页 |
第二章 P2P技术研究及特征分析 | 第12-22页 |
·P2P技术概述 | 第12-17页 |
·P2P技术的应用 | 第13-15页 |
·P2P技术特点 | 第15-16页 |
·P2P流量特点 | 第16-17页 |
·P2P应用特征分析 | 第17-21页 |
·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BitTorrent协议特征分析 | 第18-20页 |
·常用P2P应用协议特征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P2P流量识别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第22-26页 |
·系统设计目标 | 第22-23页 |
·系统目标需求 | 第22页 |
·系统具有的特点 | 第22-23页 |
·系统结构设计 | 第23-25页 |
·结构框架 | 第23-24页 |
·功能模块结构 | 第24页 |
·系统工作流程 | 第24-25页 |
·系统的开发环境和工具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系统关键部分详细设计 | 第26-45页 |
·网络数据包截获 | 第26-34页 |
·用户态数据包截获技术 | 第26-28页 |
·核心态数据包截获技术 | 第28-31页 |
·NDIS中间层驱动截获数据包 | 第31-34页 |
·数据包结构及分析 | 第34-37页 |
·数据包封装 | 第34-35页 |
·数据包首部存储结构 | 第35-36页 |
·数据包分析流程 | 第36-37页 |
·P2P应用的识别 | 第37-39页 |
·P2P应用特征的存储 | 第37-38页 |
·P2P应用识别流程 | 第38-39页 |
·数据包过滤及策略规则 | 第39-43页 |
·数据包过滤 | 第39-41页 |
·策略规则及其存储 | 第41-43页 |
·日志记录文件 | 第43-44页 |
·日志记录结构 | 第43-44页 |
·记录存储结构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系统实现关键技术及测试 | 第45-56页 |
·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 第45-52页 |
·中间层驱动截获和过滤数据包 | 第45-47页 |
·多线程技术提高捕包效率 | 第47-49页 |
·数据包的分层解析 | 第49-51页 |
·XML技术存储应用特征和策略规则 | 第51-52页 |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52-55页 |
·测试环境及位置部署 | 第52-53页 |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6-58页 |
·本文总结 | 第56页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