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业经济体制和组织论文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国际化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导论第7-10页
   ·研究背景以及问题的提出第7-8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理论意义第8页
     ·实践意义第8-9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第9-10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10-18页
   ·企业国际化阶段论第10页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第10-12页
   ·专业市场集群理论第12-14页
     ·本文中的专业市场第12-13页
     ·专业市场集群相关研究第13-14页
   ·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第14-16页
   ·关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国际化方面的研究第16-18页
第三章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国际化发展历程第18-25页
   ·我国专业市场国际化的背景第18-19页
   ·我国专业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路径第19-20页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国际化进程第20-25页
     ·1991年以前的前期酝酿阶段第20页
     ·1991-2002的偶然的、初级的国际化阶段第20-21页
     ·2002-2005的积极的、内向国际化发展阶段第21页
     ·2005以后的成熟的、外向国际化阶段第21-25页
第四章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动因分析第25-40页
   ·义乌市政府的“有为而治”第25-26页
     ·民营经济发展初期的“默许”第25页
     ·市场发育时期的规划和培育第25-26页
     ·市场经济发展成熟阶段的国际化战略的制定第26页
   ·“拨浪鼓文化”的驱动作用第26-28页
   ·小商品的国内需求条件第28-29页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小商品定位第28页
     ·小商品销售对象的三次转变第28-29页
   ·市场集群内部的交流、协作与竞争第29-37页
     ·龙头市场与分市场的交流与协作第29-30页
     ·专业市场与传统制造产业集群的互动发展第30-31页
     ·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对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品牌的提升第31-35页
     ·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的推动作用第35-36页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内部的激烈竞争第36-37页
   ·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的战略、结构第37-40页
     ·从“买全国、卖全国”向“买全球、卖全球”的战略的转变第38-39页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对于无形市场的建设第39-40页
第五章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进一步国际化的挑战第40-45页
   ·国际上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业政策壁垒的增加第40页
   ·国际国内竞争的加剧第40-42页
     ·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第41页
     ·国内竞争的加剧第41-42页
   ·需求条件的变化第42-43页
     ·国内消费需求的变化第42页
     ·国际需求比重的增加第42-43页
   ·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的渴望第43页
   ·零售产业升级对专业市场的替代作用第43-45页
第六章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进一步国际化发展的建议第45-49页
   ·继续保持和政府的良好关系,发挥政府的“有为而治”第45页
   ·“创新”文化的培育第45-46页
   ·提升产品质量,加快产业升级第46-47页
   ·增强企业间的交流协作,发展良性竞争第47-48页
   ·建立和完善专业市场国际化的相关和辅助产业第48页
   ·努力培养、发展新的市场采购主体第48-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消费支付方式与消费者安全感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从贸易结构看中印贸易的竞争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