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1 引言 | 第12-21页 |
·校园文化的定义 | 第12页 |
·校园文化的定义 | 第12页 |
·校园文化内涵与形式 | 第12-17页 |
·校园文化的内涵 | 第12-14页 |
·校园文化的形式 | 第14-17页 |
·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 第15页 |
·特色人文景观和校史、校训、校徽、校歌及校庆活动等 | 第15-16页 |
·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建设 | 第16页 |
·学术文化活动 | 第16-17页 |
·文艺体育活动 | 第17页 |
·校园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第17页 |
·大学校园植物造景的概念 | 第17-18页 |
·大学校园植物造景的现状 | 第18页 |
·校园文化与植物造景的关系 | 第18-2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 | 第21页 |
·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3 结果及分析 | 第22-83页 |
·校园植物造景的指导思想、原理、以及特点 | 第22-34页 |
·校园植物造景的指导思想 | 第22-25页 |
·风格和形式必须服从总体校园绿化规划 | 第22页 |
·四季有景、四季常绿、赏心悦目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 第22页 |
·在配置中寓教于绿,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 第22页 |
·重视植物配置时的种类选择,并在配置时满足绿化功能要求和植物生长习性、 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等的要求 | 第22-23页 |
·注意种植方位和位置 | 第23页 |
·结合植物特点进行合理配置和艺术设计提高绿地质量和艺术水平 | 第23-24页 |
·利用植物配置对校园环境空间进行合理分区 | 第24-25页 |
·校园植物造景的原理 | 第25-32页 |
·校园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原理 | 第25-26页 |
·校园植物造景的园林艺术学原理 | 第26页 |
·校园植物造景的行为心理学原理 | 第26-32页 |
·校园植物造景的特点 | 第32-34页 |
·校园文化与各功能分区中植物造景的关系 | 第34-50页 |
·校门区的植物造景与校园文化 | 第34-38页 |
·概述 | 第34-35页 |
·山东农业大学校门区的校园文化与植物造景 | 第35-38页 |
·教学区的植物造景与校园文化 | 第38-43页 |
·概述 | 第38-39页 |
·山东农业大学教学区校园文化与植物造景 | 第39-43页 |
·运动区的植物造景与校园文化 | 第43-45页 |
·概述 | 第43页 |
·山东农业大学的运动区的校园文化与植物造景 | 第43-45页 |
·生活区的植物造景与校园文化 | 第45-47页 |
·概述 | 第45-46页 |
·山东农业大学生活区的植物造景与校园文化 | 第46-47页 |
·休闲景区的植物造景与校园文化 | 第47-50页 |
·概述 | 第47-48页 |
·山东农业大学休闲景区的植物造景与校园文化 | 第48-50页 |
·校园文化与结合园林要素的植物造景的关系 | 第50-83页 |
·校园文化与结合地形地貌植物造景 | 第50-51页 |
·校园文化与结合水体植物造景 | 第51-57页 |
·水的特性与水景设计的关系 | 第51-53页 |
·从空间形态的构成看水体在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意义 | 第53页 |
·水的文化色彩与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 第53页 |
·水与校园高品质交往空间的形成 | 第53-54页 |
·水体驳岸的处理与其植物配置 | 第54-57页 |
·校园文化与结合道路植物造景 | 第57-62页 |
·校园文化与结合广场植物造景 | 第62-67页 |
·校园文化与结合建筑(校园大门)植物造景 | 第67-74页 |
·校园文化与结合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和观赏特性植物造景 | 第74-75页 |
·校园文化与结合园林小品及其他(雕塑、标示牌等)植物造景 | 第75-83页 |
4 结论及建议 | 第83-87页 |
·校园植物造景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中的作用和意义 | 第83-84页 |
·植物景观是校园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第83页 |
·构筑优美校园景观,愉悦身心,实现审美教育 | 第83页 |
·搭建校园文化场景,反映大学精神 | 第83-84页 |
·围合人性化校园文化活动空间,影响行为心理 | 第84页 |
·为体现校园文化的植物造景方法 | 第84-85页 |
·要充分掌握校园植物造景原理 | 第84页 |
·要针对各功能分区的特点进行植物造景 | 第84-85页 |
·要用“面、线”作主角,“点、线、面”和谐统一 | 第85页 |
·植物造景要紧密结合园林要素来体现校园文化 | 第85页 |
·建议 | 第85-86页 |
·本论文结论的重要性和意义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