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生物能及其利用论文

竖直管内陶瓷球和粉状生物质之间换热规律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8-10页
     ·化石能源利用面临的巨大挑战第8-9页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第9-10页
     ·问题研究的必要性第10页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0-12页
     ·课题来源第10-11页
     ·研究内容第11页
     ·课题意义第11-12页
第二章 生物质热裂解以及颗粒换热综述第12-18页
   ·生物质热裂解的研究情况第12-14页
     ·生物质热裂解的概念及研究意义第12页
     ·热裂解装置与方式第12-13页
     ·热裂解反应的过程与机理第13-14页
   ·颗粒间的换热现状第14-17页
     ·颗粒之间的热量传递第14-16页
     ·离散颗粒传热模型第16-17页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三章 下降管换热实验台的设计第18-28页
   ·下降管换热实验台的设计要求第18页
   ·下降管换热实验台的工作原理第18-19页
   ·下降管换热实验台的设计第19-25页
     ·下降管换热实验台的总体设计第19-20页
     ·陶瓷球喂料器的设计第20-22页
     ·生物质粉螺旋喂料器的设计第22-23页
     ·竖直管的设计第23-24页
     ·陶瓷球和生物质粉分离箱第24-25页
   ·热电偶的选择和温度采集系统第25-26页
     ·热电偶第25-26页
     ·温度采集系统第26页
   ·下降管换热实验台电路图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四章 陶瓷球和生物质粉的冷态实验第28-38页
   ·实验物料第28-34页
     ·玉米秸秆粉第28-33页
       ·玉米秸秆粉不同目数所占百分数第28-29页
       ·玉米秸秆粉含水率第29-30页
       ·玉米秸秆粉的导热系数第30-33页
     ·陶瓷球第33-34页
   ·生物质粉的冷态实验第34-35页
   ·陶瓷球的冷态实验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陶瓷球和竖直管内空气的热态实验第38-53页
   ·陶瓷球和竖直管内的空气对流换热的过程和假设第38-39页
     ·实验过程第38页
     ·换热假设第38-39页
   ·陶瓷球和竖直管内空气对流换热实验第39-47页
     ·陶瓷球流量为1.0kg/min时的实验第40-41页
     ·陶瓷球流量为1.2kg/min时的实验第41-42页
     ·陶瓷球流量为1.4kg/min时的实验第42-44页
     ·陶瓷球流量为1.0kg/min、1.2kg/min和1.4kg/min时的实验第44-45页
     ·数据分析第45-47页
   ·陶瓷球和竖直管内空气对流换热计算第47-52页
     ·陶瓷球和竖直管内温度的变化第47-48页
     ·陶瓷球和竖直管内空气热量的计算第48-50页
     ·陶瓷球和竖直管内空气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陶瓷球和生物质粉的热态实验第53-64页
   ·实验过程第53页
   ·陶瓷球和生物质粉的换热实验第53-59页
     ·陶瓷球流量为1.0kg/min时的实验第54-55页
     ·陶瓷球流量为1.2kg/min时的实验第55-57页
     ·陶瓷球流量为1.4kg/min时的实验第57-58页
     ·数据分析第58-59页
   ·热量平衡分析第59-60页
   ·陶瓷球和生物质粉热量计算第60-63页
     ·陶瓷球的热量计算第60页
     ·竖直管内空气的热量计算第60-62页
     ·生物质粉的热量计算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七章 总结与建议第64-67页
   ·全文总结第64-65页
   ·下一步工作建议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秸秆粉在流化床中热裂解规律的试验研究
下一篇:生物质焦油模型化合物催化转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