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框架—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12页 |
| ·概述 | 第8-10页 |
| ·内藏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介绍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2-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目前研究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第14-15页 |
|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高层建筑抗侧力结构体系概述 | 第17-29页 |
| ·高层建筑钢结构抗侧力体系分类 | 第18-27页 |
| ·纯钢框架结构体系 | 第18-19页 |
| ·钢框架-支撑(剪力墙板)体系 | 第19-24页 |
| ·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体系 | 第24-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屈曲分析 | 第29-44页 |
| ·屈曲分析原理 | 第29-32页 |
| ·结构分析模型及分析参数 | 第32-33页 |
| ·屈曲分析 | 第33-42页 |
| ·分析结果 | 第33-34页 |
| ·影响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工作性能的因素 | 第34-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结构线弹性抗震性能分析 | 第44-77页 |
| ·结构分析模型与软件介绍 | 第44-46页 |
| ·工程概况及设计参数 | 第44-45页 |
| ·分析软件简介 | 第45-46页 |
| ·工程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第46-48页 |
| ·地震动 | 第46页 |
| ·结构特性 | 第46-47页 |
| ·阻尼问题 | 第47-48页 |
| ·基本动力特性分析 | 第48-55页 |
|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 第48-49页 |
| ·模态分析过程及其结果分析 | 第49-55页 |
| ·反应谱法抗震性能分析 | 第55-68页 |
| ·反应谱法分析方法 | 第55-56页 |
| ·反应谱法分析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56-60页 |
| ·反应谱法结构响应 | 第60-68页 |
| ·弹性时程分析 | 第68-76页 |
| ·地震波选择原理 | 第68-70页 |
| ·本课题选取的地震波 | 第70-71页 |
| ·时程分析结果及对比分析 | 第71-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五章 结构弹塑性抗震性能分析 | 第77-90页 |
| ·概述 | 第77-78页 |
| ·地震波的选用 | 第78-79页 |
| ·罕遇地震下结构非线性弹塑性分析 | 第79-81页 |
| ·运动方程数值解法 | 第79-80页 |
| ·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的Push-Over方法 | 第80页 |
| ·结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 第80-81页 |
| ·结构振动模型 | 第81-83页 |
| ·层模型 | 第81-82页 |
| ·杆系模型 | 第82-83页 |
| ·杆系-层模型 | 第83页 |
| ·结构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 | 第83-85页 |
| ·质量矩阵 | 第83-84页 |
| ·阻尼矩阵 | 第84-85页 |
| ·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 | 第85-89页 |
| ·Y向罕遇地震下结构响应 | 第85-86页 |
| ·结构塑性铰发展情况 | 第86-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90-93页 |
| ·研究结论 | 第90-91页 |
| ·研究建议与展望 | 第91-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