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导言 | 第10-13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三) 研究现状与说明 | 第12-13页 |
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其实施机制 | 第13-23页 |
(一) 《公约》的缘起 | 第13-15页 |
1、“二战”前人权问题归属于“国内管辖事项” | 第13-14页 |
2、“二战”后的国际人权保护趋向于多元化发展 | 第14-15页 |
(二) 《公约》的重要意义及其主要内容 | 第15-18页 |
1、批准《公约》的重要意义 | 第15-17页 |
2、《公约》规定的具体权利 | 第17-18页 |
(三) 《公约》的实施 | 第18-23页 |
1、《公约》制定机关的“监督” | 第19-21页 |
2、缔约国国内的“履行” | 第21-23页 |
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美国的实施 | 第23-38页 |
(一) 美国批准《公约》的历史进程 | 第23-24页 |
(二) 美国对《公约》的保留 | 第24-29页 |
(三) 《公约》在美国的实施适用 | 第29-38页 |
1、《公约》在美国的适用机制 | 第29-32页 |
2、立法层面 | 第32-34页 |
3、司法实践层面 | 第34-36页 |
4、行政层面 | 第36-38页 |
四、《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在美国的实施对我国的启示 | 第38-50页 |
(一) 《公约》与我国立法体制相冲突之处 | 第38-39页 |
(二) 国际条约在我国的适用机制 | 第39-42页 |
(三) 美国对《公约》的适用对我国的启示 | 第42-50页 |
1、提出适当合理的保留 | 第42-45页 |
2、争取早日实现条约“入宪” | 第45-46页 |
3、借鉴“自动执行”与“非自动执行”的制度设计 | 第46-48页 |
4、制定更加全面的单行立法及保障政策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