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21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城市用地矛盾突出 | 第8页 |
·城市土地利用模式转变 | 第8页 |
·开发区土地利用问题凸现 | 第8-9页 |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在我国较少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 | 第9-19页 |
·国外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与实践 | 第10-13页 |
·我国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与实践 | 第13-19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1-31页 |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相关概念 | 第21-26页 |
·土地的含义及特性 | 第21-22页 |
·土地开发利用 | 第22-23页 |
·土地集约利用 | 第23-25页 |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 第25页 |
·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 第25-26页 |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基础 | 第26-31页 |
·土地区位理论 | 第26-27页 |
·地租和地价理论 | 第27-29页 |
·土地规模报酬理论 | 第29-30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0页 |
·市场机制与最优化利用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我国开发区土地利用特点与问题 | 第31-35页 |
·我国开发区的基本情况 | 第31-33页 |
·开发区的类型与发展历程 | 第31-32页 |
·开发区的地位和作用 | 第32-33页 |
·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 第33-35页 |
·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 | 第33页 |
·开发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 第35-47页 |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目标 | 第35-36页 |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三个层次 | 第36-37页 |
·宏观层次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 第36页 |
·中观层次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 第36-37页 |
·微观层次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 第37页 |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方法 | 第37-39页 |
·多因素综合评价 | 第37-38页 |
·极限条件法 | 第38-39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9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9页 |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9-47页 |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39-40页 |
·宏观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0-45页 |
·中观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5-47页 |
第五章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 第47-60页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概况 | 第47-49页 |
·地理位置与区域条件 | 第47-48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48-49页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 | 第49-51页 |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第49-50页 |
·土地利用强度分析 | 第50页 |
·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 第50-51页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宏观层次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 第51-54页 |
·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 第51-53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观层次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 第54-60页 |
·评价标准的确定 | 第54-57页 |
·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第57-58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0页 |
·进一步研究思考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件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