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前言 | 第9-24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 ·粗饲料的定义 | 第9-10页 |
| ·粗饲料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重要性 | 第10-11页 |
| ·粗饲料品质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 第11-13页 |
| ·粗饲料品质的定义 | 第11页 |
| ·影响粗饲料品质的因素 | 第11-13页 |
| ·粗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 | 第13-14页 |
| ·粗饲料质量检测的意义 | 第13-14页 |
| ·需要进行检测分析的指标及检测指标的意义 | 第14页 |
| ·提高粗饲料营养价值的措施 | 第14-15页 |
| ·传统的加工方法 | 第14-15页 |
| ·利用组合效应原理对粗饲料进行科学搭配提高粗饲料营养价值 | 第15页 |
| ·饲料间的组合效应 | 第15-19页 |
| ·组合效应的概念 | 第15-16页 |
| ·影响组合效应的因素 | 第16页 |
| ·组合效应的衡量指标 | 第16-17页 |
| ·评估反刍动物饲料间组合效应的方法 | 第17-18页 |
| ·饲料组合效应的机制 | 第18页 |
| ·饲料组合效应研究的意义及其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 ·粗饲料分级指数(GI)与粗饲料相对值(RFV) | 第19-23页 |
| ·粗饲料分级指数(GI)的提出 | 第19-20页 |
| ·粗饲料分级指数(GI) | 第20-21页 |
| ·粗饲料相对值(RFV) | 第21-22页 |
| ·RFV 与GI 的比较 | 第22-23页 |
| ·论文整体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 2 试验研究 | 第24-70页 |
| ·内蒙古自治区奶牛粗饲料分级指数与粗饲料相对指数的测定 | 第24-34页 |
| ·引言 | 第24-2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页 |
| ·粗饲料品质综合评定指标 | 第25-26页 |
| ·粗饲料品质测定结果表 | 第26-32页 |
| ·内蒙古地区12 种牧草的 GI 及 RFV 的测定及比较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不同粗饲料间组合效应的研究 | 第34-63页 |
| ·前言 | 第34-3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6页 |
| ·体外培养试验操作 | 第36-38页 |
| ·测定指标和分析方法 | 第38-41页 |
| ·数据处理 | 第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1-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GI 优化设计的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及全消化道消化率的影响 | 第63-70页 |
| ·GI 优化日粮组合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63-68页 |
| ·GI 优化日粮组合对奶牛营养物质全消化道消化率的影响 | 第68-70页 |
| 3 论文总体讨论与结论 | 第70-75页 |
| ·总体讨论 | 第70-72页 |
| ·奶牛粗饲料评定指数的研究 | 第70-71页 |
| ·粗饲料间组合效应的研究 | 第71-72页 |
| ·GI 优化设计日粮在奶牛生产实践中应用的研究 | 第72页 |
| ·总体结论 | 第72-74页 |
| ·创新之处 | 第74页 |
|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 作者简介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