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环境与发展论文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9页
一、生态文明的兴起第9-15页
 (一) 人类文明的历史回顾第9-13页
  1、原始文明:人与自然是一种臣服关系第9-10页
  2、农业文明:人与自然是一种顺从关系第10-11页
  3、工业文明:人与自然是一种对立关系第11-13页
 (二)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终结第13-15页
  1、工业文明的弊端第13-14页
  2、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第14-15页
二、生态文明的内容解析及理论基础第15-23页
 (一) 生态文明的概念第15-18页
 (二) 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1、生态自然第18页
  2、生态技术第18-19页
  3、生态伦理第19页
 (三) 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第19-21页
  1、公正性第19-20页
  2、多元化第20页
  3、可持续性第20-21页
 (四) 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第21-23页
  1、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第21-22页
  2、伦理学第22页
  3、生态学第22-23页
  4、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3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思考第23-32页
 (一) 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第23-25页
  1、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性提升第23-24页
  2、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价值诉求相契合第24-25页
 (二) 生态文明与三大文明的关系第25-29页
  1、生态文明是三大文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第26页
  2、生态文明以生态化理念指引三大文明建设第26-27页
  3、生态文明与三大文明相互支撑第27-29页
 (三) 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第29-31页
  1、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第29-30页
  2、生态系统恶化第30页
  3、资源短缺突出第30-31页
 (四)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第31-32页
  1、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第31页
  2、有利于发扬传统思想文化和创造良好国际环境第31-32页
  3、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第32页
  4、有利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第32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讨第32-50页
 (一) 生态文明实现的可行性分析第33-35页
  1、理论基础: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第33-34页
  2、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制度第34-35页
  3、战略机遇:全球化发展趋势第35页
 (二) 当前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考察第35-41页
  1、经济根源:非生态性发展观和粗放型增长方式第36-37页
  2、思想根源: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等非生态化思想第37-38页
  3、制度根源:政府失灵第38-41页
 (三)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第41-50页
  1、理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第41页
  2、管理理念:转变治理范式第41-44页
  3、物质保障:发展循环经济第44-46页
  4、观念保障:加强生态伦理教育第46-48页
  5、法律保障:加快环境法制建设进程第48-50页
结语第50-51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工湿地技术在北京郊区中学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水环境动态监测与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白洋淀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