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Abbreviation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57页 |
综述一 电喷雾质谱的基本原理 | 第15-23页 |
综述二 电喷雾质谱在中药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 第23-34页 |
综述三 电喷雾质谱在中药体内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 第34-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5页 |
研究目的、意义及立题依据 | 第55-57页 |
第二章 中药延胡索复杂成分的质谱鉴定方法研究 | 第57-97页 |
第一节 延胡索中化学成分的质谱鉴定方法研究 | 第57-87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57-58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58页 |
3 结果分析 | 第58-85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85-87页 |
第二节 延胡索血浆中化学成分的质谱检测 | 第87-97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87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87-88页 |
3 结果分析 | 第88-95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7页 |
第三章 中药枳壳代谢产物的质谱指纹图谱检测方法研究 | 第97-123页 |
第一节 口服枳壳后大鼠尿样中代谢产物的鉴定 | 第97-114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97-98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98-113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113-114页 |
第二节 口服枳壳后大鼠尿样中代谢产物指纹图谱的研究 | 第114-123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114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14-119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3页 |
第四章 香豆素及黄酮苷类同分异构成分质谱区分方法 | 第123-139页 |
第一节 香豆素类同分异构成分的质谱区分方法 | 第123-131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123-124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24页 |
3 结果分析 | 第124-131页 |
第二节 黄酮苷类同分异构成分的质谱区分方法 | 第131-139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131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31-132页 |
3 结果分析 | 第132-136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136-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39页 |
第五章 中药难检测成分的衍生化方法研究 | 第139-161页 |
第一节 难电离成分的衍生 | 第139-148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139-140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40-147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147-148页 |
第二节 单糖的质谱检测方法 | 第148-161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148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48-149页 |
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49-158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158-159页 |
参考文献 | 第159-1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第161-165页 |
1 结果与讨论 | 第161-164页 |
2 创新点 | 第164-165页 |
附图 | 第165-167页 |
致谢 | 第167-168页 |
个人简历 | 第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