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17页 |
第一章:"柳氏家法"的多维解析 | 第17-151页 |
第一节:"登高悲秋,落帽披襟"——柳永羁旅行役词的诗文化心理 | 第18-46页 |
第二节:模山范水,详切自然——柳永山水羁旅词中的风景描写 | 第46-87页 |
第三节:词中有画,荒寒山水——柳永山水羁旅词的艺术境界 | 第87-120页 |
第四节:铺叙手法与"这一个"——柳永词艺手法及对"这一个"的情景追求 | 第120-140页 |
第五节:"以诗入词"的补充论述——柳永词中的广泛题材与咏怀议论 | 第140-151页 |
第二章:"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东坡境界"对"柳氏家法"的借鉴与超越 | 第151-235页 |
第一节:东坡词对柳永词的直接引用与借鉴 | 第151-168页 |
第二节:澄怀味象,平淡超旷——东坡词对柳永羁旅词境界上的超越 | 第168-204页 |
第三节:冰肌玉骨、意蕴丰富——东坡词对柳永情词境界上的超越 | 第204-218页 |
第四节:以诗为词,理趣入词——东坡词另辟议论为词之蹊径 | 第218-235页 |
第三章:勾勒浑厚,沉郁和雅——"清真范式":柳苏对峙中的嬗变与整合 | 第235-282页 |
第一节:"顿挫则有姿态"——"清真范式"对"柳氏家法"的嬗变 | 第235-247页 |
第二节:"愈勾勒愈浑厚"——"清真范式"的精思化与缜密化 | 第247-270页 |
第三节:"健笔写柔情"的沉郁和雅——"清真范式"对"东坡境界"的整合 | 第270-282页 |
附录:参考文献 | 第282-2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