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期货投资基金问题探讨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0页 |
·论文的创新处与不足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期货投资基金概述 | 第11-20页 |
·期货投资基金的产生与发展 | 第11-12页 |
·期货投资基金的产生 | 第11页 |
·期货投资基金的发展 | 第11-12页 |
·期货投资基金的功能 | 第12-18页 |
·改善和优化投资组合 | 第12-14页 |
·提高单位风险的超额收益 | 第14-16页 |
·防范系统风险,具有广泛的盈利性 | 第16-17页 |
·启示 | 第17-18页 |
·期货投资基金的特点 | 第18-19页 |
·紧随经济形势 | 第18页 |
·投资方式更为灵活 | 第18页 |
·管理操作上相对简单且稳定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我国发展期货投资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0-30页 |
·我国发展期货投资基金的背景 | 第20-22页 |
·我国目前的投资环境 | 第20-21页 |
·我国与国外期货市场投资主体比较 | 第21-22页 |
·个人期货投资问题 | 第22页 |
·建立期货投资基金的必要性 | 第22-25页 |
·改善投资者投资环境 | 第22-23页 |
·扩张期货市场规模 | 第23-24页 |
·增加期货市场深度 | 第24-25页 |
·建立期货投资基金的条件 | 第25-27页 |
·稳健的宏观经济 | 第25页 |
·雄厚的资金来源 | 第25-26页 |
·逐步规范的市场制度 | 第26页 |
·不断壮大的期货交易规模 | 第26-27页 |
·建立期货投资基金的可行性分析 | 第27-29页 |
·私募基金出现萌芽 | 第27-28页 |
·公募基金蓄势待发 | 第28页 |
·分类监管模式启动,期货创新业务提上日程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期货投资基金的动作模式探讨 | 第30-37页 |
·基金的设立方式 | 第30-32页 |
·公募期货基金 | 第30页 |
·私募期货基金 | 第30-31页 |
·个人管理期货帐户 | 第31-32页 |
·不同基金形式的优劣势比较 | 第32-34页 |
·私募基金的优势 | 第32页 |
·公募基金的优势 | 第32-33页 |
·建立私募基金面临的问题 | 第33页 |
·对公募基金的质疑 | 第33-34页 |
·其他制度性问题 | 第34-36页 |
·保证金制度缺乏灵活度 | 第34-35页 |
·监管制度需要改善 | 第35页 |
·CTA 制度缺失,人才缺乏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我国发展期货投资基金的政策建议 | 第37-42页 |
·加强市场制度建设 | 第37-38页 |
·实行净头寸保证金制度 | 第37页 |
·调整套利保证金 | 第37页 |
·加快期货新品种的开发 | 第37-38页 |
·加快推进分类监管体系 | 第38-39页 |
·美国的分类监管体系 | 第38-39页 |
·明确各级监管层职责 | 第39页 |
·建立职业基金经理人制度 | 第39-42页 |
·建立基金经理人评价体系 | 第39-40页 |
·严格注册和信息披露制度 | 第40页 |
·强化期货基金激励制度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5-46页 |
致谢辞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