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 | 第9-12页 |
·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 | 第9-11页 |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与分布 | 第11-12页 |
·应用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评价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 第12页 |
·应用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评价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溪流指示生物—纹石蛾幼虫对重金属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活性氧的产生 | 第14-15页 |
·ROS对生物分子的氧化破坏 | 第15页 |
·抗氧化酶种类和防御途径 | 第15-16页 |
·抗氧化酶防御的应用—非特异性生物标签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8-23页 |
·地理位置及地质概况 | 第18页 |
·新桥河流域重点污染源 | 第18-19页 |
·凤凰山铜矿 | 第18-19页 |
·新桥硫铁矿 | 第19页 |
·采样样点布设 | 第19-23页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分析方法 | 第23-27页 |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第23-24页 |
·溪流物理指标的测定 | 第23页 |
·水样采集与预处理 | 第23页 |
·沉积物的采集与预处理 | 第23页 |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采集与预处理 | 第23-24页 |
·纹石蛾幼虫体内重金属浓度分析样的采集与预处理 | 第24页 |
·酶活性分析样的采集与预处理 | 第24页 |
·样品分析方法 | 第24-26页 |
·水样理化指标分析 | 第24页 |
·水样金属浓度测定 | 第24页 |
·沉积物的消化与重金属浓度测定 | 第24-25页 |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鉴定 | 第25页 |
·纹石蛾幼虫体内重金属浓度的测定 | 第25页 |
·酶活性分析 | 第25-26页 |
·样品分析、测定中的质量控制 | 第26页 |
·数据处理 | 第26-27页 |
第四章 新桥河水体主要理化指标分析 | 第27-32页 |
·主要理化指标分析 | 第27-29页 |
·主要理化指标季节变化 | 第29-30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30-32页 |
第五章 新桥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第32-41页 |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分析 | 第32-34页 |
·沉积物重金属浓度与水体重金属浓度相关性 | 第34页 |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 第34-40页 |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35页 |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计算方法(Hakanson,1980) | 第35页 |
·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35-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六章 重金属污染对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41-49页 |
·群落组成及数量 | 第41-45页 |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与重金属的相关性分析 | 第45-47页 |
·讨论 | 第47-49页 |
第七章 三带短脉纹石蛾体内重金属含量及生理反应 | 第49-63页 |
·三带短脉纹石物体内重金属含量 | 第49-54页 |
·三带短脉纹石蛾重金属累积的样点间比较 | 第49-52页 |
·三带短脉纹石蛾重金属累积的季节差异 | 第52-54页 |
·三带短脉纹石蛾体内重金属含量与环境重金属的相关性 | 第54-55页 |
·三带短脉纹石蛾对重金属污染的生理反应 | 第55-58页 |
·三带短脉纹石蛾对重金属污染生理反应的季节性差异 | 第58-59页 |
·三带短脉纹石蛾体内酶活性与环境重金属的相关性 | 第59-60页 |
·讨论 | 第60-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全文总结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