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肠肿瘤论文

结肠癌肝转移诊断、治疗相关分子靶标的研究

目录第1-12页
图表索引第12-15页
英文缩略词第15-16页
中文摘要第16-19页
英文摘要第19-23页
前言第23-25页
第一部分 结肠癌肝转移相关分子的筛选鉴定第25-93页
 摘要第25-29页
 前言第29-30页
 一.材料方法第30-51页
  (一) 实验材料第30-46页
   1.细胞系第30页
   2.组织标本第30-39页
   3.实验动物及饲养条件第39-40页
   4.抗体第40页
   5.常用试剂及耗材第40-43页
   6.RT-PCR引物(英俊公司合成)第43-44页
   7.主要仪器及厂家第44-45页
   8.计算机分析软件第45-46页
  (二) 实验方法第46-51页
   1.细胞培养第46页
   2.细胞总RNA的提取第46-47页
   3.RT-PCR第47-48页
   4.细胞蛋白的提取第48页
   5.细蛋白定量-BCA法第48页
   6.WESTERN BLOT第48-49页
   7.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第49-50页
   8.统计方法第50-51页
 二.实验结果第51-86页
  (一) ONCOMINE的数据库分析筛选预示结肠癌肝转移的相关分子第51-58页
   1.KI_COLON数据的荟萃分析第52-53页
   2.BITTNER_COLON数据分析第53-54页
   3.GRAUDENS_COLON数据分析第54-55页
   4.数据库的联合分析第55-57页
   5.预示结肠癌肝转移候选标志物的确定第57-58页
  (二) 与人肝窦内皮高黏附高肝转移模型的建立第58-69页
   ·种结肠癌细胞与人肝窦内皮体外黏附实验第58-59页
   2.体外筛选与肝窦内皮高黏附的结肠癌亚细胞系SW1116P21第59-61页
   3.高黏附结肠癌细胞SW1116P21生物学特性分析第61-65页
    (1) 体外黏附能力的分析第61-62页
    (2) 体外侵袭能力的的分析第62页
    (3) 体外增殖能力的分析第62-63页
    (4) 体外克隆形成的分析第63页
    (5) 细胞形态第63-64页
    (6) 高黏附结肠癌细胞SW1116P21体内致瘤实验第64页
    (7) 实验性肝转移分析第64-65页
   4.高黏附高肝转移结肠癌亚细胞系SW1116P21基因表达谱分析第65-69页
  (三) 人结肠癌原发瘤与配对肝转移灶的组织基因表达谱差异分析第69-75页
   1.结肠癌及肝转移病例及组织标本采集第69页
   2.结肠癌原发瘤及肝转移组织基因表达谱差异基因芯片分析第69-70页
   3.结肠癌原发瘤以及配对肝转移标本差异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70-71页
   4.差异基因的SAM聚类分析第71-74页
   5.RT-PCR验证候选差异表达基因第74-75页
  (四) 预示结肠癌肝转移的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汇总第75-76页
  (五) 预示结肠癌肝转移候选分子标志物的初筛第76-78页
   1.候选标志物的检测第76-78页
  (六) 预示结肠癌肝转移分子标志物的鉴定与确证第78-86页
   1.候选标志物以及临床因素的逻辑回归分析第78-79页
   2.候预示结肠癌肝转移分子标志物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判别分析第79-80页
   3.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结肠癌肝转移预测能力的评价第80页
   4.OPN、SNCG、CCL2的表达与结肠癌预后的关系第80-81页
   5.OPN、SNCG、CCL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第81-83页
   6.OPN、SNCG、CCL2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分析第83-86页
 讨论第86-91页
 小结第91-93页
第二部分 结肠癌肝转移相关基因P-CADHERIN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的研究第93-130页
 摘要第93-94页
 前言第94-96页
 一.材料与方法第96-107页
  (一).实验材料第96-101页
   1.细胞系及培养条件第96页
   2.实验动物及饲养条件第96页
   3.实菌株与质粒第96-98页
   4.主要试剂第98-101页
   5.PCR引物(由INVITROGEN合成)第101页
  (二).实验方法第101-107页
   1.RT-PCR分析第101页
   2.WESTERN BLOTTING第101页
   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第101页
   4.质粒构建、细菌转化及质粒提取第101-103页
   5.细胞体外实验第103-105页
    (1) 哺乳动物细胞转染第103-104页
    (2) 细胞聚集实验第104页
    (3) 细胞增殖分析第104页
    (4) 划痕迁移实验第104页
    (5) TRANSWELL迁移、侵袭分析第104-105页
    (6) 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第105页
   6.动物实验第105-106页
    (1) 裸鼠致瘤实验第105页
    (2) 实验性转移第105-106页
   7.统计方法第106-107页
 二.实验结果第107-126页
  (一) 结肠癌肝转移过表达基因的筛选第107-110页
  (二) P-cadherin基因在结肠癌的功能研究第110-120页
   1.P-cadherinRNAi对结肠癌细胞Lovo的功能的影响第110-118页
    (1) P-CADHERIN SHRNA质粒构建第110-111页
    (2) 稳定转染敲降细胞克隆的筛选与鉴定第111-112页
    (3) P-cadherin RNAi对Lovo细胞黏附的影响第112页
    (4) P-cadherin RNAi对Lovo细胞运动的影响第112-114页
    (5) P-cadherin RNAi对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第114-115页
    (6) 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第115-116页
    (7) P-cadherin RNAi对Lovo细胞裸鼠致瘤实验的影响第116-117页
    (8) P-cadherin RNAi对Lovo细胞肝转移的影响第117-118页
   2.转染P-cadherin对3T3细胞的影响第118-120页
    (1) P-cadherin表达质粒的构建第118页
    (2) P-cadherin对3T3克隆形成的影响第118-119页
    (3) P-cadherin增殖的影响第119-120页
    (4) P-cadherin对3T3细胞裸鼠致瘤实验的影响第120页
  (三) P-cadherin基因促进结肠癌肝转移的分子机制第120-126页
   1.P-cadherin RNAi对Lovo细胞中β-catenin的影响第120-122页
    (1) Western blot检测第121页
    (2) 固定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第121-122页
   2.P-cadherin RNAi对Lovo细胞中E-cadherin的影响第122-123页
    (1) Western blot检测第122-123页
    (2) 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第123页
   3.P-cadherin、E-cadherin以及β-catenin的临床相关性分析第123-126页
    (1) E-cadherin以及β-catenin的表达第123-125页
    (2) P-cadherin、E-cadherin和β-catenin的临床相关性第125-126页
 讨论第126-129页
 小结第129-130页
全文小结第130-132页
综述 结肠癌肝转移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第132-156页
 一.介导结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第132-151页
  (一) 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第132-137页
   1.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第133-135页
    (1) MMP-3第133页
    (2) MMP-7第133-134页
    (3) MMP-9第134页
    (4)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第134-135页
   2.丝氨酸蛋白酶类第135-136页
   3.天门冬酰胺蛋白酶类第136页
   4.半胱氨酸蛋白酶类第136-137页
  (二) 细胞粘附性的改变第137-142页
   1.整合素第137-138页
   2.钙黏蛋白第138-139页
    (1) E-cadherin第138页
    (2) N-cadherin第138-139页
    (3) LI-cadherin第139页
   3.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第139-140页
    (1) ICAM-1第139页
    (2) VCAM-1第139-140页
    (3) CEA第140页
   4.选择素第140-141页
    (1) E-Selectin第140-141页
    (2) P-Selectin第141页
    (3) L-Selectin第141页
   5.其他黏附分子第141-142页
    (1) 骨桥蛋白第141页
    (2) CD44第141-142页
  (三) 细胞凋亡第142-143页
   1.FAS/FASL第142-143页
   2.TRAIL第143页
   3.CASPASE-3第143页
  (四)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第143-145页
   1.VEGF第144页
   2.ANG-2第144-145页
   3.COX-2第145页
   4.IGF-Ⅰ第145页
  (五)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第145-147页
   1.CXCL12-CXCR4第146页
   2.CXCR1/CXCL8第146-147页
   3.CCL19/CCL21/CCR7第147页
   4.IL-8第147页
  (六) 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第147-149页
   1.EGFR第147-148页
   2.IGF-IR第148页
   3.C-MET第148-149页
   4.FGFR第149页
   5.PDGFR第149页
  (七) 转移抑制基因第149-151页
   1.NM23第150页
   2.KAI1第150页
   3.MRP1/CD9第150-151页
   4.DRG-1第151页
 二.研究结肠癌转移分子机制的临床意义第151-154页
  (一) 筛选鉴定预示结肠癌转移及其预后的相关分子标志物第151-152页
   1.预示结肠癌分期分级的相关分子第151-152页
   2.预示结肠癌肝转移的相关分子。第152页
  (二) 筛选鉴定靶向治疗结肠癌转移的相关分子靶标第152-154页
   1.靶向治疗结肠癌转移有望提高五年生存率。第152-153页
   2.针对结肠癌转移相关分子的靶向治疗药物第153-154页
    (1) 贝伐单抗第153页
    (2) 西妥昔单抗第153-154页
    (3) 塞莱昔布第154页
    (4) SU5416第154页
 三.问题与展望第154-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68页
致谢第168-169页
附录第169-171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169-170页
 待发表论文第170页
 参加会议第170页
 主要荣誉第170-171页
基金资助情况第171-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铂方案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疗效及预后
下一篇:胰腺癌中RASSF2A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检测及其临床病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