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沙坝剖面和恢复剖面泥沙运动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泥沙在波浪作用下的研究 | 第10-11页 |
| ·悬沙悬移质通量的研究 | 第11页 |
| ·沙坝的产生,运动和消失机理的研究 | 第11-12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 2 模型试验 | 第13-20页 |
| ·实验概述 | 第13-15页 |
| ·实验模型 | 第13-15页 |
| ·实验仪器及测量方法 | 第15-20页 |
| 3 风暴波况不同坡度下泥沙运动 | 第20-77页 |
| ·沙坝产生和运动状态 | 第20-26页 |
| ·1:10坡度海岸沙坝运动状态 | 第20-23页 |
| ·1:20坡度海岸沙坝运动状态 | 第23-26页 |
| ·波浪、流速和浊度测量 | 第26-35页 |
| ·悬移质浓度、流速和悬移质输沙率计算 | 第35-56页 |
| ·悬移质浓度垂向分布 | 第35-42页 |
| ·流体速度垂向分布 | 第42-47页 |
| ·悬移质通量和悬移质输沙率 | 第47-56页 |
| ·净输沙率的测量 | 第56-70页 |
| ·1:10坡度海岸 | 第57-64页 |
| ·1:20坡度海岸 | 第64-70页 |
| ·推移质输沙率的确定 | 第70-73页 |
| ·泥沙输移特征的讨论 | 第73-77页 |
| ·1:10坡度海岸 | 第73-74页 |
| ·1:20坡度海岸 | 第74-75页 |
| ·输沙对比 | 第75-77页 |
| 4 海岸剖面恢复过程输沙规律研究 | 第77-99页 |
| ·海岸剖面恢复的运动状态 | 第78-81页 |
| ·1:10坡度海岸剖面恢复运动状态 | 第78-80页 |
| ·1:20坡度海岸剖面恢复运动状态 | 第80-81页 |
| ·波浪、流速和悬移质的测量 | 第81-84页 |
| ·悬移质浓度、流速分布及输沙率计算 | 第84-89页 |
| ·悬移质浓度垂向分布 | 第84-86页 |
| ·流速垂向分布 | 第86-88页 |
| ·悬移质输沙率 | 第88-89页 |
| ·净输沙率的测量 | 第89-95页 |
| ·1:10坡度海岸 | 第89-92页 |
| ·1:20坡度海岸 | 第92-95页 |
| ·推移质输沙率的确定 | 第95-96页 |
| ·泥沙输移特征的讨论 | 第96-99页 |
| ·1:10坡度海岸剖面恢复中泥沙运动比较 | 第96-97页 |
| ·1:20坡度海岸剖面恢复中泥沙运动比较 | 第97-99页 |
| 结论 | 第99-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04页 |
| 附录A 浊度仪标定数据 | 第104-107页 |
| 致谢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