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百脉根的分布 | 第12页 |
·百脉根的植物学特征 | 第12页 |
·百脉根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百脉根的利用价值 | 第13-14页 |
·饲用价值 | 第13页 |
·果园生草 | 第13-14页 |
·草场改良 | 第14页 |
·其他用途 | 第14页 |
·国内外百脉根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外百脉根育种研究进展 | 第16页 |
·牧草的再生性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百脉根早熟品系特征特性研究 | 第18-53页 |
·研究方法与材料 | 第18-20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18页 |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8-20页 |
·物候期观测 | 第18-19页 |
·植株高度 | 第19页 |
·草层结构 | 第19页 |
·经济性状 | 第19-20页 |
·根的形态 | 第20页 |
·数据分析 | 第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50页 |
·百脉根早熟品系植物学性状数量特征 | 第20-35页 |
·百脉根早熟品系群体株高统计描述 | 第20-21页 |
·百脉根早熟品系群体分枝数统计描述 | 第21-22页 |
·百脉根早熟品系群体分枝长统计描述 | 第22-24页 |
·百脉根早熟品系群体分枝茎粗统计描述 | 第24页 |
·百脉根早熟品系群体节间长统计描述 | 第24-25页 |
·百脉根早熟品系群体叶长统计描述 | 第25-26页 |
·百脉根早熟品系群体叶宽统计描述 | 第26-27页 |
·百脉根早熟品系群体小花数/花序统计描述 | 第27-28页 |
·百脉根早熟品系群体结荚数/结荚花序统计描述 | 第28-29页 |
·百脉根早熟品系群体荚长统计描述 | 第29-30页 |
·百脉根早熟品系群体种子数/荚果统计描述 | 第30-32页 |
·根的形态 | 第32-35页 |
·物候期 | 第35页 |
·草层结构 | 第35-37页 |
·生产性能 | 第37-45页 |
·鲜干草产量 | 第37-38页 |
·百脉根早熟品系草产量与相关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页 |
·百脉根早熟品系草产量与相关农艺性状的偏相关分析 | 第38-39页 |
·百脉根早熟品系草产量与相关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 第39页 |
·种子产量 | 第39页 |
·百脉根早熟品系种子产量与相关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39-40页 |
·百脉根早熟品系种子产量与相关农艺性状的偏相关分析 | 第40-41页 |
·百脉根早熟品系种子产量与相关农艺性状的通径性分析 | 第41-45页 |
·成熟期种用特性的研究 | 第45-50页 |
·不同采种期各类荚果及花朵动态 | 第45-46页 |
·不同成熟期种子粒级分配、产量及千粒重变化 | 第46-48页 |
·不同成熟期种子营养成分及发芽特性的变化 | 第48-50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0-53页 |
第三部分 百脉根早熟品系的再生性 | 第53-59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试验材料 | 第53页 |
·试验方法 | 第53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53-54页 |
·试验数据分析 | 第54页 |
·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第1 茬性状基本特征及其变异分析 | 第54页 |
·单株再生性状变异分析 | 第54页 |
·各茬单株再生性状比较分析 | 第54-56页 |
·单株产草量特性 | 第56-58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8-59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59-62页 |
图版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69页 |
导师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