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西厢记》改编本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章 改写本 | 第12-26页 |
第一节 李日华《南西厢记》 | 第12-19页 |
一、《南西厢记》作者 | 第12-13页 |
二、李本《西厢记》的改编原因 | 第13页 |
三、与王本《西厢记》的异同点比较 | 第13-18页 |
四、地位贡献 | 第18-19页 |
第二节 陆采《南西厢记》 | 第19-26页 |
一、作者简介和改编原因 | 第19-20页 |
二、陆本、王本的异同 | 第20-24页 |
三、地位贡献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翻改本 | 第26-34页 |
第一节 秦之鉴《翻西厢》 | 第26-29页 |
一、作者简介及改编意图 | 第26-27页 |
二、故事梗概 | 第27-28页 |
三、人物形象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周埙《拯西厢》 | 第29-34页 |
一、作者简介和改编原因 | 第29-30页 |
二、故事情节的创新 | 第30-32页 |
三、人物形象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续写本 | 第34-40页 |
第一节 周公鲁《锦西厢》 | 第34-36页 |
一、作者与作品简况 | 第34-35页 |
二、情节梗概 | 第35页 |
三、主题意蕴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查继佐《续西厢》 | 第36-37页 |
一、作者作品简况 | 第36页 |
二、情节梗概 | 第36-37页 |
三、主旨意蕴 | 第37页 |
第三节 汤世潆《东厢记》 | 第37-40页 |
一、作者简况 | 第37-38页 |
二、情节梗概 | 第38页 |
三、主题意蕴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改编本的改编动机、文化意蕴 | 第40-48页 |
第一节 改编动机 | 第40-43页 |
一、赞赏肯定,改写演出 | 第40-41页 |
二、贬斥否定,劝惩教化 | 第41-42页 |
三、陶冶性情,自娱娱人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文化意蕴 | 第43-48页 |
一、情的张扬 | 第43-45页 |
二、理的束缚 | 第45-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