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璘文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章 顾璘生平与交游 | 第11-23页 |
第一节 顾璘生平考述 | 第11-14页 |
一、仕历两都,崭露头角 | 第11-12页 |
二、宦海奔波,呕心治化 | 第12-13页 |
三、出内入外,文坛耆宿 | 第13-14页 |
第二节 顾璘交游考述 | 第14-23页 |
一、京师交游考述 | 第14-16页 |
二、吴中交游考述 | 第16-20页 |
三、南京交游考述 | 第20-23页 |
第二章 顾璘文学思想 | 第23-35页 |
第一节 《批点唐音》与顾璘唐诗学 | 第23-30页 |
一、步武汉魏、宗法盛唐的渊源论 | 第23-25页 |
二、注重结构、兼顾语意的诗法论 | 第25-26页 |
三、标举范式、确立典型的诗体论 | 第26-28页 |
四、追求"趣""味"、提倡真情的审美论 | 第28-30页 |
第二节 顾璘诗文思想及其嬗变 | 第30-35页 |
一、文质观:从审美到理性 | 第30-32页 |
二、文运观:忧患的意识 | 第32-33页 |
三、缘情观:德与理的介入 | 第33-35页 |
第三章 顾璘文学创作 | 第35-52页 |
第一节 顾磷诗歌创作 | 第35-43页 |
一、乐府创作 | 第35-37页 |
二、古体诗创作 | 第37-40页 |
三、近体诗创作 | 第40-43页 |
第二节 顾磷散文创作论 | 第43-52页 |
一、书序之文 | 第44-46页 |
二、传志之文 | 第46-48页 |
三、记类之文 | 第48-50页 |
四、其它散文 | 第50-52页 |
结语:顾璘文学地位与影响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在校期间的发表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