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多元复合掺杂钙钛矿型IT-SOFC阴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4页
   ·燃料电池发展概况第13-15页
     ·燃料电池及其特点第13页
     ·燃料电池应用领域第13-14页
     ·燃料电池的类型第14-15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第15-19页
     ·单体组成及工作原理第15页
     ·SOFC 对各组件的要求第15-16页
     ·SOFC 特点及发展现状第16-18页
     ·IT-SOFC 发展现状第18-19页
     ·IT-SOFC 核心技术问题第19页
   ·SOFC 关键材料研究进展第19-23页
     ·SOFC 阴极材料第19-21页
     ·SOFC 电解质材料第21-22页
     ·SOFC 阳极材料第22页
     ·SOFC 连接体材料第22-23页
   ·本课题研究工作及研究目的第23-24页
     ·研究工作第23页
     ·研究目的第23-24页
第二章 新型多元复合掺杂阴极材料体系设计第24-27页
   ·新型阴极材料体系设计第24-25页
   ·新型阴极材料稳定性评估第25-27页
     ·容忍因子的计算第26页
     ·平均电负性的计算第26-27页
第三章 实验方法及实验过程第27-37页
   ·实验方案第27-28页
   ·实验材料第28页
   ·样品制备方法第28-30页
     ·固相烧结加热原理第29页
     ·微波固相烧结第29-30页
   ·样品制备过程第30-33页
   ·样品性能表征方法第33-37页
     ·热重-差热分析第33页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第33页
     ·激光粒度分析第33-34页
     ·X 射线衍射分析第34页
     ·热膨胀性能测试第34-35页
     ·电输运性能测试第35页
     ·密度和气孔率测试第35-36页
     ·显微组织观察及化学成分检测第36页
     ·样品表面元素化学状态分析第36-37页
第四章 新型阴极材料成相过程分析第37-50页
   ·LnSCCF 系阴极材料成相过程第37-43页
     ·热重-差热分析第37-39页
     ·成相过程分析第39-41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41-42页
     ·粒度分析第42-43页
   ·LnSFCu 系阴极材料成相过程第43-49页
     ·热重-差热分析第43-45页
     ·成相过程分析第45-47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47-48页
     ·粒度分析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LnSCCF 系阴极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第50-71页
   ·物相分析第50-52页
     ·传统固相烧结样品物相分析第50-51页
     ·微波固相烧结样品物相分析第51-52页
   ·显微形貌分析第52-54页
   ·能谱分析第54-55页
   ·热稳定性分析第55-59页
     ·传统固相烧结样品热稳定性第55-58页
     ·微波固相烧结样品热稳定性第58-59页
   ·电输运性能分析第59-64页
     ·传统固相烧结样品电输运性能第59-63页
     ·微波固相烧结样品电输运性能第63-64页
   ·元素化学状态分析第64-69页
     ·传统固相烧结样品 XPS 分析第64-67页
     ·微波固相烧结样品 XPS 分析第67-69页
   ·样品与电解质的化学相容性分析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LSFCu 系阴极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第71-90页
   ·物相分析第71-73页
     ·传统固相烧结样品物相分析第71-72页
     ·微波固相烧结样品物相分析第72-73页
   ·显微形貌分析第73-75页
   ·能谱分析第75-76页
   ·热稳定性分析第76-79页
     ·传统固相烧结样品热稳定性第76-78页
     ·微波固相烧结样品热稳定性第78-79页
   ·电输运性能分析第79-84页
     ·传统固相烧结样品电输运性能第79-83页
     ·微波固相烧结样品电输运性能第83-84页
   ·元素化学状态分析第84-88页
     ·传统固相烧结样品 XPS 分析第84-86页
     ·微波固相烧结样品 XPS 分析第86-88页
   ·样品与电解质的化学相容性分析第88-89页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七章 结论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9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99-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5-烷基-1,3,4-噻二唑-2-基)-S-(5-取代-4-N-邻羟苯基亚胺基-1,2,4-三唑-3-基)-α-硫代乙酰胺的合成与生物活性
下一篇:LED下转换荧光玻璃的微观结构与发光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