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48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还原制备卤代芳胺的概述 | 第14-23页 |
·铁粉还原法 | 第14-15页 |
·电解还原法 | 第15页 |
·硫化碱还原法 | 第15-16页 |
·催化加氢还原法 | 第16-23页 |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发展及其应用 | 第23-38页 |
·非晶态合金的发展简史 | 第23-24页 |
·非晶态合金的特点 | 第24-25页 |
·非晶态合金的结构模型 | 第25页 |
·非晶态合金的分类 | 第25-26页 |
·非晶态合金的制备方法 | 第26-29页 |
·非晶态合金作为催化剂的优缺点 | 第29-30页 |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30-32页 |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在加氢领域中的应用 | 第32-36页 |
·负载型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应用研究 | 第36-38页 |
·研究展望 | 第38页 |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48-53页 |
·实验中所用试剂和仪器 | 第48-49页 |
·试剂 | 第48页 |
·仪器 | 第48-49页 |
·负载型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制备 | 第49-50页 |
·Ni-Co-P/C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制备 | 第49页 |
·Ni-Co-B/C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制备 | 第49-50页 |
·负载型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表征 | 第50-51页 |
·非晶态结构的确定 | 第50页 |
·催化剂表面形态观察 | 第50-51页 |
·催化剂组成的确定 | 第51页 |
·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评价 | 第51页 |
·产物分析方法及分析条件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负载型Ni-Co-P/C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用于邻氯硝基苯液相加氢制邻氯苯胺性能的研究 | 第53-62页 |
·实验部分 | 第53-54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3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3-54页 |
·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评价及产物分析 | 第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8页 |
·XRD分析结果 | 第54-55页 |
·TEM分析结果 | 第55页 |
·EDS分析结果 | 第55页 |
·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第四章 负载型Ni-Co-B/C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用于邻氯硝基苯液相加氢制邻氯苯胺性能的研究 | 第62-69页 |
·实验部分 | 第62-63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62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62-63页 |
·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评价及产物分析方法 | 第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67页 |
·XRD分析结果 | 第63页 |
·TEM分析结果 | 第63-64页 |
·EDS分析结果 | 第64页 |
·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4-67页 |
·结论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6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课题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