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离子体波分束强度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引言 | 第9页 |
·表面等离子体亚波长光学的形成和发展 | 第9-10页 |
·表面等离子体的近场特性和激发 | 第10-12页 |
·表面等离子体的近场特性 | 第10-11页 |
·表面等离子体的激发方式 | 第11-12页 |
·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的应用 | 第12-16页 |
·基本纳米光学元件 | 第12-13页 |
·超高分辨成像 | 第13页 |
·表面等离子体波导 | 第13-14页 |
·光谱分析与传感器 | 第14-15页 |
·表面等离子体分束器 | 第15-16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表面等离子体波的基本理论和数值方法 | 第17-25页 |
·概述 | 第17页 |
·表面等离子体的基本理论 | 第17-21页 |
·表面等离子体的色散关系 | 第18-20页 |
·表面等离子体的特征长度参数 | 第20-21页 |
·SPs研究的数值计算分析方法 | 第21-24页 |
·模拟金属介质的色散FDTD | 第21-23页 |
·模拟各向异性介质的色散FDTD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基于双缝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波分束 | 第25-38页 |
·概述 | 第25页 |
·单缝激发表面等离子体的物理机理 | 第25-28页 |
·填充不同介质的等缝宽的双狭缝实现SPs分束 | 第28-34页 |
·双狭缝实现SPs分束的理论分析 | 第28-29页 |
·双缝干涉实现SPs分束的理论计算和分析 | 第29-30页 |
·结构参数对SPs分束的影响 | 第30-34页 |
·填充相同介质的不等缝宽的双狭缝实现SPs分束 | 第34-35页 |
·复合液晶的双狭缝结构动态调控SPs分束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基于T型波导的表面等离子体波分束 | 第38-54页 |
·概述 | 第38页 |
·T型波导实现表面等离子体分束的物理机理 | 第38-39页 |
·对称结构与非对称结构相位长度的计算 | 第39-41页 |
·结构参数对表面等离子体波分束的影响 | 第41-53页 |
·改变金属条B与狭缝的相对位置调控SPs分束 | 第41-44页 |
·水平腔长度对SPs分束的影响 | 第44-47页 |
·金属条B的厚度对SPs分束的影响 | 第47-49页 |
·金属板A的厚度对SPs分束的影响 | 第49-51页 |
·金属狭缝的的宽度对SPs分束的影响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