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提高数据光传输安全性的编码理论与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绪论第8-14页
   ·光通信技术中的几种复用技术第8-11页
   ·OCDMA的安全性第11页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发展趋势第11-14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2-14页
2 安全性的概念及分析方法第14-32页
   ·源加密概述第14-19页
     ·源加密及安全性的概念第14-16页
     ·古典密码和现代密码第16-17页
     ·源加密的安全性第17-19页
   ·OCDMA系统安全性概述第19-24页
     ·OCDMA系统与安全性有关的几个参数第19-22页
     ·OCDMA系统中的被动攻击第22-24页
   ·OCDMA系统的安全性第24-30页
     ·窃听位置第24-25页
     ·安全性分析及仿真第25-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3 光地址码分析与仿真第32-51页
   ·OCDMA中地址码的分类及发展第32-33页
   ·一维地址码及其安全性能分析第33-43页
     ·素数码(PC)及其改进码第33-38页
     ·光正交码(OOC)第38-41页
     ·一维码的安全性分析第41-43页
   ·二维地址码及其安全性能分析第43-50页
     ·PC/OOC第43-45页
     ·OOC/OOC第45-48页
     ·二维码的安全性分析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4 可提高实时数据传输安全性的地址码的构造与性能仿真第51-66页
   ·码字构造方法第51-55页
     ·拉丁方的构造第51-52页
     ·MLVWOOC的构造第52-54页
     ·2-D MLVW Latin/OOC码的构造第54-55页
   ·码字性能分析第55-60页
     ·相关性分析第55-57页
     ·误码率第57-58页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8-60页
   ·2-D MLVW Latin/OOC码的安全性分析第60-65页
     ·拦截单个用户时的正确窃听概率第60-63页
     ·在多个用户中正确窃听某用户信号概率第63-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针对YASS的JPEG图像隐密分析
下一篇:卷积语音信号盲分离的频域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