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磨损的背景理论及常用的耐磨技术 | 第11-14页 |
·当代磨损理论简述 | 第11-13页 |
·常见的耐磨技术 | 第13-14页 |
·仿生摩擦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仿生非光滑凹坑型表面模型建立与试验设计 | 第17-27页 |
·试验设计的发展、原理及主要方法 | 第17-20页 |
·试验设计的发展和原理 | 第17-19页 |
·试验设计的主要方法及正交试验的主要步骤 | 第19-20页 |
·非光滑凹坑表面的三维模型的建立及试验设计 | 第20-23页 |
·非光滑凹坑表面的计算域尺寸选择及建模 | 第20-21页 |
·非光滑凹坑表面滑动摩擦热结构耦合分析的实验设计 | 第21-23页 |
·非光滑凹坑表面滑动摩擦热结构耦合试验的数据分析路线及试验工具 | 第23-26页 |
·试验数据分析路线 | 第23-24页 |
·试验分析用软件和方法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滑动摩擦热结构分析的数学描述和算法 | 第27-35页 |
·摩擦副的接触 | 第27-29页 |
·摩擦热源模型 | 第29-30页 |
·热传递模型与接触热阻 | 第30-33页 |
·接触体热应力的生成和计算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非光滑凹坑表面在滑动摩擦下的热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 | 第35-49页 |
·基本假设及几何模型建立 | 第35-36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36-39页 |
·有限元计算及结果 | 第39-47页 |
·求解设置 | 第39-40页 |
·温度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0-46页 |
·等效应力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5 仿生非光滑表面对于结构热耦合特性的影响分析和其耐磨机理的探讨 | 第49-61页 |
·仿生非光滑表面对于结构温度场影响的分析 | 第49-54页 |
·温度结果因素的极差分析 | 第49-52页 |
·凹坑表面对于温度的影响的原因讨论 | 第52-54页 |
·仿生非光滑表面对于结构等效应力影响的分析 | 第54-58页 |
·等效应力结果的极差分析 | 第54-57页 |
·凹坑表面对于等效应力的影响原因的讨论 | 第57-58页 |
·仿生非光滑表面耐磨性的机理研究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