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平等权概述 | 第10-19页 |
(一) 平等与平等权 | 第10-14页 |
(二) 平等和中庸、折中的区别 | 第14-17页 |
(三) 平等与合理差别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平等权的实现的主要特征 | 第19-30页 |
(一) 权利保障——平等权实现的前提条件 | 第21-23页 |
(二) 权利本位——平等权实现的内在价值要求 | 第23-25页 |
(三) 权力限制——平等权的内在逻辑要求 | 第25-27页 |
(四) 宪法至上——平等权实现的关键性因素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平等权的发展历程 | 第30-45页 |
(一) 原始社会——部落内部全体氏族之间的平等 | 第30-32页 |
(二)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奴隶主贵族、地主之间的平等 | 第32-35页 |
(三) 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平等 | 第35-39页 |
(四) 社会主义社会——全体人民之间的平等 | 第39-45页 |
第四章 最大限度实现平等设想 | 第45-50页 |
(一) 转变宪法观念,培育全社会的宪政意识 | 第45页 |
(二) 植根本国国情,全方位培育宪政文化 | 第45-46页 |
(三) 严格落实司法程序,确保程序公平 | 第46-47页 |
(四) 切实发展人民民主,让人民享有更多更广泛的权利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51-53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