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9页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9-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54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47页 |
·TLR 家族 | 第15-28页 |
·概述 | 第15页 |
·TLR 的结构和表达 | 第15-16页 |
·TLR 信号通路 | 第16-18页 |
·TLR 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 第18页 |
·TLR 相关疾病 | 第18-26页 |
·TLR 信号通路的负调控 | 第26-28页 |
·TLR 激动剂的研究进展 | 第28-34页 |
·TLR 激动剂概述 | 第28页 |
·TLR3/7/8 的激动剂 | 第28-29页 |
·TLR9 的激动剂 | 第29-34页 |
·TLR 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 第34-42页 |
·非寡核苷酸类拮抗剂 | 第34页 |
·抑制性ODN 的发现和意义 | 第34-35页 |
·抑制性ODN 的作用机理 | 第35-36页 |
·抑制性ODN 的来源和分类 | 第36-38页 |
·抑制性ODN 的应用 | 第38-42页 |
·TLR 激活相关性疾病的治疗现状 | 第42-47页 |
·SLE 的治疗现状 | 第42-44页 |
·Sepsis 的治疗现状 | 第44-47页 |
3 技术方法和手段 | 第47-54页 |
·主要材料 | 第47-49页 |
·ODN | 第47页 |
·细胞和细胞株 | 第47页 |
·实验动物 | 第47-48页 |
·病毒 | 第48页 |
·SLE 患者血清和DNA 片段 | 第48页 |
·试剂及试剂盒 | 第48-49页 |
·主要方法和手段 | 第49-54页 |
·人PBMC 的分离及培养 | 第49页 |
·小鼠脾细胞的分离及培养 | 第49-50页 |
·病毒的培养和灭活 | 第50页 |
·HSV-1 和PR8-flu 半数感染量的滴定 | 第50页 |
·MTT | 第50-51页 |
·脓毒血症休克(sepsis)模型的建立 | 第51页 |
·VSV 病毒保护实验 | 第51-52页 |
·人pDC 的分离 | 第52页 |
·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水平的测定 | 第52页 |
·TNF-α的生物学活性测定 | 第52-53页 |
·人IFN-α,IL-6 和TNF-α的检测 | 第53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53-54页 |
第2章 论文主体 | 第54-107页 |
1 实验结果 | 第54-95页 |
·抑制性ODN 筛选体系的建立及IMO-ODN 的筛选 | 第54-60页 |
·灭活的HSV-1 和PR8-flu 诱导的抗病毒活性 | 第54-55页 |
·HSV-1 和PR8-flu 的浓度及其刺激人PBMC 培养上清稀释度的选择 | 第55-56页 |
·IRS954 抑制HSV-1 和PR8-flu 诱导的抗病毒活性 | 第56-57页 |
·IRS954 加入时间点对抑制HSV-1 和PR8-flu 诱导的抗病毒活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IMO-ODNs 的初步筛选 | 第58-60页 |
·IMO03 免疫抑制活性的体外研究 | 第60-78页 |
·IMO03 抑制HSV-1 和PR8-flu 诱导人PBMC 的抗病毒活性 | 第60-63页 |
·IMO03 抑制HSV-1 和PR8-flu 诱导人PBMC 的抗病毒活性的机理探讨 | 第63-69页 |
·IMO03 与氯喹抑制作用的比较 | 第69-70页 |
·IMO03 对小鼠敏感的CpG ODN 1585 和1826 的抑制作用 | 第70-73页 |
·IMO03 对人PBMC 和小鼠脾细胞毒性的考查 | 第73-75页 |
·IMO03 抑制SLE 患者来源血清和DNA 片段引起的免疫激活 | 第75-78页 |
·IMO03 对脓毒血症休克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探讨 | 第78-95页 |
·脓毒血症休克(sepsis)模型建立 | 第78-81页 |
·IMO03 抑制CpG ODN 诱导的细胞因子介导的脓毒血症休克 | 第81-82页 |
·IMO03 抑制CpG ODN 诱导的细胞因子介导的脓毒血症休克与注射时间和注射剂量的关系探讨 | 第82-84页 |
·TNF-α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84-86页 |
·IMO03 抑制CpG 1826 刺激的RAW264.7 细胞分泌TNF-α | 第86-87页 |
·IMO03 对TLR 受体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 第87-89页 |
·IMO03 的变构对其抑制作用的影响 | 第89-90页 |
·IMO03 对CpG 2216 诱导的pDC 活化的影响 | 第90-92页 |
·IMO03 对pDC 表面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的影响 | 第92-95页 |
2 讨论 | 第95-107页 |
·微卫星来源的DNA 对人体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 | 第95-96页 |
·建立一系列抑制性ODN 筛选方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 第96-97页 |
·含CCT 基序的寡核苷酸对TLR 相关疾病的治疗 | 第97-99页 |
·IMO03 的作用特点 | 第99-105页 |
·序列特异性 | 第100页 |
·IMO03 抑制作用可能依赖与TLR 配体竞争性的结合TLR7/9 受体 | 第100-101页 |
·IMO03 对TLR 受体的抑制作用是有选择的,只是针对TLR7/9 受体 | 第101页 |
·硫代修饰的骨架结构是抑制性ODN 发挥作用的基础 | 第101-102页 |
·体外的筛选实验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 第102页 |
·IMO03 发挥抑制作用依赖于一定的核苷酸长度 | 第102页 |
·IMO03 对pDC 细胞活化的作用的探讨 | 第102-104页 |
·IMO03 最佳使用剂量和对免疫细胞的毒性作用 | 第104-105页 |
·IMO03 的结构特点 | 第105-107页 |
第3章 结论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2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6-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中文摘要 | 第128-133页 |
ABSTRACT | 第133-140页 |
个人简历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