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学、针灸疗法论文

毫针不同强度刺激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5-HT表达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1页
中英文缩略语表第11-12页
前言第12-13页
材料和方法第13-19页
 1 材料第13-14页
   ·实验动物第13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13-14页
   ·试剂用品第14页
 2 方法第14-19页
   ·动物分组第14-15页
   ·穴位定位第15页
   ·毫针操作方法第15页
   ·实验步骤第15-16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的造模第15-16页
     ·各组处理第16页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第16-17页
     ·心电记录及分析第16页
     ·血清IMA的测定第16页
     ·大鼠脊髓和背根神经节内5-HT阳性表达的测定第16-17页
       ·免疫组化组织取材第16-17页
       ·免疫组化步骤第17页
       ·摄片与分析第17页
   ·统计分析第17-19页
结果与分析第19-27页
 1 针刺内关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电图的影响第19-21页
 2 针刺内关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IMA含量的影响第21-23页
 3 针刺内关对制备再灌注损伤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5-HT表达的影响第23-27页
讨论第27-42页
 1 中医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认识及内关的选穴依据第27-31页
   ·中医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第27-28页
   ·选穴依据第28-31页
     ·经脉穴位脏腑相关第28-29页
     ·手厥阴心包经与心的特异性联系第29页
     ·内关与心脏的特异性联系第29-30页
     ·内关与心脏的特异性联系的现代研究第30-31页
 2 现代医学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认识第31-33页
 3 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第33页
 4 针刺内关穴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现代研究第33-36页
   ·针灸改善心率失常第33-34页
   ·针灸对血小板活性和微循环的影响第34页
   ·针灸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第34-35页
   ·针灸对热休克蛋白的调节作用第35页
   ·针灸对热休克蛋白的调节作用第35页
   ·针灸对单胺类递质的影响第35-36页
 5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刺激信号的传导及相关物质第36-40页
   ·针刺内关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脊髓背角5-HT阳性表达的影响第37-39页
   ·针刺内关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背根神经节5-HT阳性表达的影响第39-40页
 6 不同刺激强度针刺内关穴对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比较第40-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8页
致谢第48-49页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参加科研情况第49-50页
附录:综述第50-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整体经络针刺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